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5年04月11日

统筹好“新”与“旧”的关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祁金芳

临夏州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既肩负着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又面临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课题。这要求临夏州必须立足资源禀赋,统筹好“新”与“旧”的关系,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中找准平衡点,加快形成地区发展的新动能,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

一、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不以“小”而不为,不以“后”而缓为,临夏州应加强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临夏标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一是积极引入新兴产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入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如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相关产业的落地可能性,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产业效率和质量。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产业配套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厚土壤。临夏州传统产业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既是民生根基,更是转型依托,下一步需以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一是农业产业升级。‌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农业感知网络,建设数字农田管理系统,实现墒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全流程数字化。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中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特色种植业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牛羊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推广智慧养殖云平台,建立畜禽电子档案和疫病预警系统。以牛羊养殖为基础,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饲草种植、饲料加工、肉类深加工等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牛羊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三是鼓励民族手工业与美食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通过举办文化节、展销会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坚持绿色发展,赋能生态高水平保护

临夏州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必须紧扣“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浪潮,做好绿色守护,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以绿色生产力赋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一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高原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种质保育-生物制造-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产品品牌,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二是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利用本地光热、风能等资源,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构建“风光水储氢”五位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优先发展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模式,推广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立体开发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四、强化科技人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临夏州需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完善培育、吸引、集聚、留住人才的政策,打造创新合作的平台,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惟科技者强、惟创新者进、惟人才者兴,为促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百花齐放”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到临夏州创业就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总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重构。临夏州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新”与“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以传统产业为根基,巩固产业基础并激发新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共进;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在守正创新中培育竞争新优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

--> 2025-04-1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27553.html 1 统筹好“新”与“旧”的关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