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5年04月03日

清明忆尘烟

◇黄 崎

清明时节,苍穹湛蓝如洗,高远辽阔,深邃无边。柳树的新枝,抖擞着精神,傲然挺立,那些曾显得干枯的枝杈,此刻似乎汲取了天地间的灵气,水润而饱满,洋溢着盎然的生机。

脚下的土地,经过连日的雨水浸润,变得格外松软。踩踏上去,宛如踏在了一块巨大的海绵之上,柔软而富有弹性。鸟儿们轻盈地在树枝间穿梭,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叽”声。它们眨动着晶亮的黑眼睛,仿佛正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焕然一新的世界。这便是我对清明的起始记忆——明净与清明。

记得那时的我,总喜欢与邻居的小伙伴们奔向那片松软的大地,尽情嬉闹,直到鞋子上沾满了湿润的泥土,才心满意足地停下来。这个时候,爷爷在田野里劳作,他手握犁铧,在松软的泥土上划过一道道痕迹,将前一年留下的作物根茬深翻入土,为新一年的播种做好准备。奶奶则忙碌着进出屋子,收拾着屋内的杂物,将冬日的寒冷与尘埃一一清扫。

那时候的我,对于清明祭祖之事尚觉陌生而遥远。我的心中,只被“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意深深吸引,沉醉于那清新的春日之中,享受着它所带来的欢愉与惬意。

渐渐的,清明不再仅是一个耳闻的节气,也不再是明净的天空与明媚春日的象征。每当清明时节悄然临近,它便愈发承载着深厚的怀想与思念,这份情感变得愈发真切而深沉。

岁月无情地流转,亲人们一个个离我而去,童年的纯真欢愉也渐行渐远,化为回忆的碎片。当我再次踏入这片熟悉的田野,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怅惘。闭上双眼,我仿佛能感受到爷爷在田野间劳作的坚实背影,还有奶奶在屋内屋外忙碌时的身影。可当我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却是一片寂寥的田野,空旷而寂静。唯有远处升腾起的袅袅尘烟,诉说着无尽的往昔与离愁。

蓦然间,我想起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描述:清明,时万物皆显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这一节气,如同一个情感的纽带,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让我们在怀念中铭记,在祭祀中传承。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寻与失去,而清明则是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它让我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我抬起头,望向那片蔚蓝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无论生命中有多少失去与遗憾,我们都要学会珍惜现在,勇敢地面对未来。而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如今已逝去的亲人,他们也会化作一股力量,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

--> 2025-04-03 ◇黄 崎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27396.html 1 清明忆尘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