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临夏州疾控中心提醒,本月请根据天气情况增添衣物,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常见的传染病不能忽视,因“倒春寒”天气影响的疾病也要及时防范。
一、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目前正值冬春交替之时,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请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和毛巾等遮住口鼻。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和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科学佩戴口罩
建议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后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并第一时间就医,切勿盲目服药,耽误治疗。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气适宜时,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为高峰期。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年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若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症状时,请注意及时补液,尽快就医。
如何预防:
1.保持手卫生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
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