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多种心脑血管病迎来第一个高发期,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下为大家总结好的冬春必看九条,记得转发收藏。
一、颈部保暖,防止斑块脱落
冬春季节要注意保暖,颈部的保暖最为重要!颈动脉狭窄、斑块检出率越来越高,也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基础之一。
颈部受凉,颈动脉会急剧收缩,刺激到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冬春季节,一定要注意颈部的保暖,穿高领衣服、戴围巾围脖、系好衣服扣子。要避免颈部的突然扭转动作。如果有斑块,要按照医嘱用药。
二、睡前别喝酒暖身
冬春天气太冷,很多人会选择在睡前喝一口,暖暖身,还能帮助睡觉,但这样做很危险。
酒精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十分危险。如果在睡梦中发病,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想要暖身子,可以睡前泡泡脚,喝杯热牛奶。用电热毯暖床,睡觉时关上电热毯,如果担心会冷,就在被窝里放个热水袋。
三、防寒保暖是关键
寒冷会使血管痉挛,增加血管内斑块脱落的风险;血管收缩、痉挛的同时,血压也会随之迅速上升,血压的迅速上升,是直接诱发卒中、心梗发病的直接原因。
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们不容易感到口渴,喝水比较少,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黏稠度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影响心脑供血。所以,出门衣服要穿暖,起床、出门、睡觉这三个时间段内,身体经历的温差是最大的,一定不要受冻。白天可以喝些姜汤,下午适当运动。
四、预防感冒很重要
感冒出现的咳嗽、气喘等症状,会直接影响人的肺功能,而肺功能下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一些有心脏病的朋友还会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最近挺好的,但是有天没注意着凉了,感冒了,心脏病也犯了。
所以,有心脏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可以选择注射疫苗。
五、房颤要赶紧吃药
另一个容易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是心脏的房颤。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