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怀斌 马茹萍
几年来,永靖中学这所州内教育教学水平前列的学校,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总是想谋求新发展、新突破。
2022年8月,按照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要求,时任山东省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党委委员、副校长郭福祥来到永靖中学担任党委副书记、校长,带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迎来该校的发展春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永靖中学,让人感受到——
好教师在成长
在永靖中学,记者看到面向教师队伍的一场变革在悄然进行,学校的教师队伍焕发出了活力与潜力。这里一组数据在讲述着“组团式帮扶”带来的变化:
——省、州、县各级教学奖项获得次数达到228人次,较帮扶前增长了36%,充分展示了教学实力。
——省级、州级课题立项数量同比增长32%,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个人荣誉方面,1人被推荐为陇原名师,2人被评为临夏州名师、名班主任,7人被评为临夏州学科带头人。
——在近两年的临夏州教师优质课大赛中18人荣获一等奖,占比达62%,其中5人获得第一名……
这一项项荣誉,是学校在教研提升年深耕课堂、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拔节成长的结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创新推出“主题教研+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学校明确了集体备课的原则和流程,确保备课效果。
中层以上干部深入教育教学一线,通过“双督查”活动,狠抓工作落实,保障集体备课有序进行。学科组每月举行一次主题教研,涵盖教师培训、新课标研究、新课堂研讨等多个方面。学校构建了“微问题—微课题—课题”的研究体系,校级课题立项超过60项,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同堂测试”和高考题与模考题做题、讲题、研题竞赛,紧跟新高考动态,提高教学实效。两年来,学校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与济南市教研院及援派教师所在学校紧密合作,举办了160余次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济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学校师生开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邀请济南市教研院、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济南外国语学校专家团队到校送教助研12次,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
两年来,安排116名干部和骨干教师前往济南跟岗培训,学习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模式、课堂教学、新高考改革等内容。济南名师、帮扶团队教育人才与学校56名教师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实行“一带二”模式。聘请了24位山东和甘肃高校教授作为校外导师,开展高中高校联合育人活动,拓宽师生视野。
在这场教师变革中,帮扶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如今,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学校逐步形成,永靖中学持续发展的师资力量初步形成。
主阵地在筑牢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地带、是主阵地。
在郭福祥的倡导下,全校教师通过学习,形成“面对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双重挑战,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注入新的活力”的共识。
记者了解到,两年多的时间,学校以“提升常态课效率”和“构建新型课堂”为两翼,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革新。
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核心问题的引导,通过一系列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分层分类的评价体系,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潜力;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2510”新课堂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制定了《永靖中学新课堂评价量表》,为教师提供了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标准,助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有效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两年来开展了124节包括汇报课、回访课、观摩课、研讨课及“组团式”帮扶教师示范课等多种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机会和体验。
在课堂改革中,实施了从“教案”到“助学案”的转变。教师们更加注重“助学”设计,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今,学校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提效意识明显增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自组团式帮扶以来,永靖中学近两年高考一本(特招)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得到提升,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课堂改革道路上所迈出的坚实步伐。
育人模式在创新
永靖中学已经把课程视作教书育人的关键途径、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
两年来,在课程构建上吸收了济南和兰州帮扶学校的宝贵经验,巧妙地将教育活动课程化,打造了包括修德课程、积学课程、立美课程在内的学校大德育人立体课程体系,将2023-2024学年定为“课程建设年”。
一年来,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书法、阅读、阳光心理、精读《大学》等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以及涵盖艺体、竞赛辅导、学科拓展、社团活动等内容的54门课程,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在艺术和体育教学方面,创新采用项目式走班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课,实现个性化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和潜能。重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每周设有专门的阅读课,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在教学区设立“悦读时空”书吧,提供温馨的阅读环境。
学校与济南学生共同开展“同饮黄河水,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与济南外国语学校的65名保送生进行了两期助教研学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举办读书分享会,增进友谊、促进成长。邀请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教授为学生开展16次主题报告课程,组织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学,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近两年,学生参加教育部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人数增加96人次,增幅达130%。
如今,在永靖中学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教育沃土上,学生们在课程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不仅在知识领域遨游,更在品德、能力、素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学校正以课程育人,点亮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两年多来,借助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强劲东风,母亲河边的永靖中学,正在实现“更上一层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