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联系采访时,高一帆随伯父去了临夏县刁祁镇的老家;16日我们在他伯父家见面,他当时笑得有点拘束。
交谈时,他的目光不时瞟一眼鱼缸里游来游去的锦鲤,他说看鱼儿游动会缓解学习的压力。
高一帆是临夏市第三中学七年级(12)班的学生,上学期间,他和堂姐高璇都会乘坐14路公交车上学,每天迎着阳光上学,学习生活自带光芒。
高一帆有一对虎牙,一笑带着少年的自信。他喜欢语文课,喜欢读《海底两万里》,也喜欢打篮球。
事发当天,高一帆与马斌迅速冲过去,两人紧紧握住方向盘,使出浑身解数,小心翼翼地调整车辆行进的方向。等车停靠路边,他们迅速打开车门,疏散了乘客,开始对司机施救。
高一帆第一次经历那样的场面,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心跳加速、双腿发抖”。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恐惧,他们依然挺身而出。勇敢并非无畏无惧,而是在害怕之时,依然能够迈出坚定的步伐。
学习成绩中等的高一帆,因为见义勇为成了小英雄,同学们崇拜他。那天放学回家,他告诉伯父事情的经过时,伯父没有夸大其词,故作平淡地说是好事,3天后才给高一帆父母说了他的英勇表现。当荣誉扑面而来时,高一帆的伯父叮嘱高一帆,要放下此事,不能一直想着那些事……
高一帆的父亲在拉萨打工,伯父对高一帆要求极为严格,但给我们讲述时满眼欣喜。他说他们的大家庭里有教师、医生、乡镇干部及打工的自由职业者,家风好,一直谨记着老人们要规规矩矩做人、要有正义感的训导。高一帆的太爷极有威望,常常被村里人请去协调一些小矛盾。高一帆能见义勇为,也是他们家风的传承。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阳光少年的勇气与担当,如耀眼的光芒照亮人心,也引领更多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