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健 梁永吉
眼下,走进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和胡林家乡高关村,一排排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大棚如同绿色的希望之舟,在广袤的田野上熠熠生辉,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更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棚外寒风凛冽,棚内翠绿盎然,仿佛置身于春日花园。在韩陕家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村民马芬莲,她正细心调控着温湿度,合理调配着人手,精心采摘着成熟的蔬果。
“以前,我们的生活里只有养殖牛羊,粗放而简单。现在,我们在大棚里种植蔬菜和水果,不仅需要付出汗水,更需要科学的指引。”马芬莲感慨地说,自从参与大棚种植以来,她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还能照顾家人,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满足。
“目前,大河家镇韩陕家村的144座日光温室和胡林家乡高关村的73座日光温室,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眼下,种植的番茄、圣女果、草莓、辣椒、水果黄瓜等作物长势喜人。”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处温室分别占地面积503亩和290亩,运行模式是由第三方进行种植,附近的受灾群众每天到这里来务工,人数能达到50至60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左右。同时,将温室大棚确权到村、配股到户,按配股分红,户均年分红收入不低于1000元。
“地震发生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县上将设施农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和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韩陕家村和高关村作为重点区域之一,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效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大棚,这些大棚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拓宽了增收渠道,还解决了附近群众的就业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现代设施农业项目旨在通过种植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逐步提升周边村民的就业技能和农业管理水平,达到培育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擅管理的本土化农业经营人才的效果,以此加速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助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记者了解到,随着先进技术的引入,韩陕家村和高关村的日光温室大棚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应用,使得大棚内的环境控制更加精准,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温室大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并通过确权到村、配股到户、收益分红、股权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吸纳就业、自主经营等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记者手记:如今,日光温室大棚不仅是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这些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积石山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