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10月01日

大夏河畔展华彩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风景如画

美丽临夏市

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

河州红树莓基地

美丽乡村折桥村

黄河流域九省(区)第二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开幕现场

大型历史文旅实景剧《花开临夏五千年》

本报报道组

该市坚持“大抓园区、大抓工业、大抓项目”不动摇,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上半年完成工业固投2.71亿元、同比增长147%,园区经济发展彰显出蓬勃活力;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园、大夏河防洪治理工程等118个开复工项目建设;全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精心举办招商引资大会,揭牌运营临夏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会客厅,签约引进、开工项目9个。坚持一二三产、农文旅商融合发展,鲜花港二三期、永生花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花卉艺术中心即将亮相,“电商+市场+供应商”的销售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销售鲜切玫瑰4019万枝、同比增长11%。加快建设万级无菌牛心包生产实验室,探索研发17种牛源性生物制品,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生物医药赛道的转换。成功打造城市IP“花儿”,水木年华演唱会、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等活动在该市接连举办,全域旅游、全城参与、全民共享的氛围感拉满、体验感爆棚,全市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61亿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面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让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青山绿水间,一幅幅生动和谐、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正徐徐铺展。

该市坚持以乡村公园的美学理念建设农村、以高精尖集约化标准发展乡村产业,以智慧化现代化模式服务群众,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推进枹罕示范镇和高邓家、后杨等6个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花卉、牛羊、树莓、蓝莓等富民产业,枹罕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俊林公司成功认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绿色工厂,河州红树莓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有力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上半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37%。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启动实施项目32个,完成消费帮扶4125万元,11家山东企业在临夏市注册落地。同时,深化与厦门市思明区的友好合作,完成消费帮扶3941万元。

社会普惠度显著提升、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民生底色越来越足……“幸福感”成为临夏市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该市深入践行公园城市、无废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理念,加快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提升漓水路等3条主干道,有序拓通规划三十八路等5条“断头路”,建成投用新华街停车场,城市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升级。聚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5个重点教育项目加快推进,“四纵五横”集团化办学、“公立+私立”多元化办学模式不断完善,今年全市新增学位6420个,高考“C9”“985”“211”和“双一流”院校录取学生达到293人,比去年增加76人。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3人(次)。同时,累计完成清洁能源改造4199户,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再生处理项目,加快实施再生水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抑尘、减排、禁烧、控煤、联防“五大行动”,深入打好“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提高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各类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绿地率、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0%、33%和15平方米,公园城市的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

面对新的征程,临夏市将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团结之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书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 2024-10-0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20100.html 1 大夏河畔展华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