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瑞鹏
每天一早,家住临夏市三易黄金水岸小区的居民王磊都要和老伴儿一起沿着大夏河慢跑半小时,“如今,临夏的空气越来越好,早上出来跑步再适合不过了。”他高兴地说。
来自州生态环境局的数据,印证了王大爷的说法。今年1—7月,我州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8,同比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1位。临夏市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7%;优良天数比率为89.7%,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7天。
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得益于持续不断地投入和治理。近年来,我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标本兼治、防治结合方式,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全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2022年,我州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为解决全州冬季煤烟型污染摸索出一条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清洁取暖的新路子;全州优良天数稳步增加,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城市里一座座公园绿意盎然,郊野外一片片树林枝繁叶茂……一幅碧水蓝天的生态画卷展现眼前。
精准实施 强化顶层设计
良好成绩的取得,不仅需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需要打赢蓝天保卫战一项项治理举措的精准实施。近年来,我州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头号工程,全面推动落实国家和省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方案,先后制定实施《临夏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施方案》《临夏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临夏州分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冬防”工作方案,构筑起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州委、州政府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临夏建设的实施方案》《临夏州碳达峰实施方案》《临夏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推进完善“大生态”领域法治体系。
此外,全州上下树立高标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坚定信心、增强定力、抓细抓常。州生态环境、公安、住建、工信、交通、市场监管及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分工,认真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责任,全州上下共奋斗、齐行动,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多措并举 推进治污攻坚
过去一年,我州打出一套强力治污“组合拳”,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立体式、持续化推进的高压态势,有力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力推动散煤源头治理。冬季燃煤和生物质取暖污染是影响我州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争取到每年3亿元,连续3年共计9亿元的清洁取暖项目中央大气污染防治奖补资金)为契机,因地制宜实施清洁取暖改造,重点从“热源侧”清洁化替代和“用户侧”建筑能效提升2个方面,分城区、县城、农村3个区域,通过新建集中供热项目、集中供热设施节能环保改造、电网提升改造、燃气管网建设、实施公共建筑清洁化改造及分户“煤改电”“煤改气”等工程,不断提高全州城乡清洁取暖比重,构建环保低碳、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清洁供暖体系,实现“清洁供、节约用、居民可承受、运行可持续”的清洁取暖长效目标。在供热、燃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采取“煤改电”“太阳能+”“光伏+”等改造方式,对农村群众居住较集中、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庄,实施“煤改气”。
根据《临夏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全州计划完成热源清洁化改造2680.58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1.4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完成热源清洁化改造2068.25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77.16%;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55.94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84.89%。
煤烟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全州持续加大煤炭市场建设和优化经营布局,加大煤质管控工作力度,全州煤质管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煤炭一级交易市场12个、二级配送网点223个,全州煤炭配送体系基本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配送全覆盖,形成“一级市场集中购进批发,二级网点统一配送零售”的销售模式,有效发挥了煤炭交易市场供应、配送的主渠道作用。
突出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对水泥、化工、垃圾焚烧发电、碳化硅、集中供热等涉气排放企业的监管和达标治理,推进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对企业厂区内堆放物料、废渣等堆场实施深度治理,全过程减少粉尘污染。持续深入推进涉气“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要求,坚决防止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全面梳理“VOCs排查整治台账清单”,坚持以石化、化工、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加强VOCs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治理。加强对企业开停工、检维修、设备调试和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VOCs的管控;强化油气污染治理监管,对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运行“回头看”,强化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适时开展抽测。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设施开展气液比、排放浓度等检测,12家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含)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
持续强化扬尘污染管控。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先后组织开展建筑领域扬尘治理、渣土车夜间运输整治和商砼企业等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建筑工地现场封闭管理、道路硬化处理、物料覆盖、洒水降尘、车辆冲洗、密闭运输和视频监控安装等,督促落实扬尘管控措施。截至目前,临夏市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中,40个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与主管部门联网。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利用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及时制止“四烧”行为发生,秸秆“三化”综合利用率达86%。
科学布局 助力绿色发展
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施策和量化管理,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手段,建成临夏市大气污染防治智慧环保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结合网格化管控区域,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倒逼企业狠抓污染物排放的自我监管,实现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第一时间驱动生态环境部门及属地乡镇(街道)、社区和网格员的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大气监测做到动态化和立体化,灵活弥补传统监测手段存在的不足;利用卫星遥感、智慧监管平台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重点管控秸秆、荒草、露天焚烧等面源污染,第一时间推送属地予以处理,基本消除大范围露天焚烧产生浓烟现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州将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和繁星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