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7月29日

维护听力健康 乐享幸福晚年

本报记者 刘刚林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老年人会面临听力逐渐下降的问题。这种听力受损不仅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日,记者就老年人听力健康相关问题,采访了和政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解岩平。他说:“听力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听力不仅能让老年人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活动。听力健康还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为听力损失往往会导致老年人产生孤独感、焦虑等不良情绪”。

解岩平说,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一般认为是60周岁以上的人群。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随之有所下降,比如视力、听力、体力等。医院里最常见的就是老年人的听力下降,称之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是指因为身体素质下降,造成听神经及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时,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也就是常说的“耳背”。老年性聋已被证明可增加跌倒几率,引起抑郁、孤独、痴呆和认知能力下降等。

大家都听过“聪明”这个词语,其实这个词语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指的就是听力比较好,视力比较好。听力下降会让人在生活中有种“呆呆”的感觉,听力受损的老年人对于外界的感知力下降,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抑郁,因为他们无法充分参与社交活动,享受与他人互动的乐趣。

如何发现家里老人听力下降?解岩平说,老年听力损失的临床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伴有言语识别力下降,表现为听得见但听不清,轻声听不清大声又嫌吵;常伴有耳鸣,多为持续高调性的耳鸣,严重者可影响睡眠质量,出现互为影响的恶性循环。虽然,老年人听力下降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等发现听力下降的时候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但如果注意观察老人生活中的细节,也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比如一起看电视时,老人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高,或者发现老人往往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话,会重复确认别人的话语。如果有这些情况就要考虑听力下降了。

解岩平说,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会造成听力下降,比如长时间佩戴耳机,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甚至有些人会在休息的时候在耳边放手机、收音机等,这些行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要想减缓老年人听力损失,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适当的健康锻炼、充足的睡眠,还有不要让老人过度地掏耳朵。要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听力。要保持心态平和,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度高,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加重内耳的缺血缺氧,导致听力下降。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发现老人听力已经下降应该怎么办?解岩平说,如果发现听力已经下降,还是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医生可能除了做听力相关的检查外,还要做鼻腔的一些检查,因为鼻腔的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确定听力下降不能恢复,建议佩戴助听器治疗。

佩戴助听器时首先需要去专业的地方选配助听器,助听器和眼镜一样,是有不同种类的,一定要选配一个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已佩戴助听器的需要注意助听器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高温、避免潮湿、防止磕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佩戴助听器后2-3个月,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员做助听器的调试和保养。

解岩平提醒,老年人除了听力下降,还要特别注意耳鸣,耳鸣的分类比较多,一般老年人多发的是神经性耳鸣。长时间耳鸣会造成听力下降外,也会带来心理障碍,一旦发生,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而且越早就诊,治疗效果越好;同时要调整心理活动,避免产生情绪烦躁、焦虑等情况。

--> 2024-07-29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17929.html 1 维护听力健康 乐享幸福晚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