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慧霞 通讯员 李禹含
为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今年以来,临夏市把住房重建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抢工期、赶进度,保质量、守安全,原址重建、房屋维修加固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确保受灾群众能早日搬入新居。
近日,记者在该市南龙镇、城郊镇、枹罕镇等地看到,村民和施工队正在忙碌地进行修建工作,部分需维修加固的房屋已经建好,受灾群众陆续搬进新房;有些受损严重需要重建的房屋已经进入砌体、浇筑等施工环节,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安居是最首要的民生。一大早,南龙镇南川村村民石润有和施工队就在自家的农房重建现场忙碌着。地震发生后,他家的房屋受损,根据政策被认定为D级户,目前正在进行原址重建。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家里房屋受损,一家老小只能挤在一间房子里。过完年后,看着受损的房屋,我们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好在村委会了解到我家情况,详细讲解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询问我们的想法和意见。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看着新家一点点修建起来,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对生活的信心也足了。”石润有对记者说。
据南川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婷婷介绍,南川村从3月中旬开始受灾群众房屋维修重建工作,村“两委”干部严格按照监理要求,随时入户查看维修进度和质量,全力保障村民早日住上安全的房子。
记者走进枹罕镇王坪村王文平家中,一座靓丽的新房呈现在眼前。经过3个多月的修建,他家的房屋焕然一新,温暖又亮堂。“在镇上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我的新房已经修好了,把家具搬进去就可以入住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王文平对记者说。
重建的是房屋,温暖的是人心。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搬入新房,临夏市科学部署、强化调度、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充分激发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
“全市农村居民受损住房灾后维修项目改造152户,截至目前,已改造完工60户、主体改造完成61户,剩余31户正在抢抓时间节点进行维修改造,力争7月底全部改造完成。”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魏俊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