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广河素有无牛羊不成家的传统,群众“人人爱牛羊、家家善养殖”。近年来,广河县倡导科学养殖、绿色养殖、标准化生产,将饲草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链条优化整合,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建立发布了“广河羊肉”(饲喂、品种、饲料、肉质)四个团体标准,牛羊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7月8日,甘肃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广河牛羊全产业链品牌展销推介活动在广河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一致看好“广河羊肉”。
广河县委书记马信真表示,举办牛羊全产业链品牌展销推介活动,旨在为打响叫亮“广河羊羔肉·清真好羊肉”区域公共品牌提供有利机遇和广阔平台。
时下,广河羊羔肉走出“深闺”,其加工生产的系列羊羔肉产品已入驻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市大型商超和甘肃民航、顺丰丰巢、农垦集团等知名销售平台,并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广河羊羔肉、清真好羊肉”迈出了广通天下第一步。
“仅上半年羊销售65.5万只,销售额8.08亿元;羊肉销售2.07万吨,销售额12.28亿元。”广河县农产品服务中心主任牟建军说,利用电商、线下旗舰店等平台,广河羊肉销量大增。
“从2023年参与广河羊肉品牌化养殖销售以来,我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养殖圈舍,自动饲料喂养机械的投入节省了养殖成本,羊床的铺设改善了羊生长的环境。”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兰家村养殖户马尚虎深有感触地说,政府在圈舍改造和羊床铺设上给了很大扶持,并给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的湖羊母羊。饲养方式上,按照广河羊肉的标准来喂养,肉质有了提升,卖出了好价格。现在销售的羊肉比市场价每斤高2元,年初2000只羊已全部订购,也不愁卖。
祁家集镇是广河县羊养殖大镇,羊存栏10.55万只。该镇党委书记马光元告诉记者,通过示范带动引导群众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路子,今年扶持新建、改扩建羊养殖场33个,已新建家庭养殖场14个,改扩建4个、标准化养殖场2个、立体化养殖场4个。持续加大奖补扶持力度,实施羊床改造19户,奖补资金121.65万元;新建暖棚64座,推广购买现代化养殖机械61户70台,补助资金15.15万元。一个个有机肥料厂、万只羊场、良种繁育场、广河配方饲料厂等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增强了农户发展牛羊产业的信心。
得天独厚的高原自然条件、赓续传承的牛羊养殖习俗和绿色健康的现代养殖模式,造就了广河羊肉“鲜、嫩、清、润”的高品质特点。
广河羊肉为什么好?
广河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忠山在今年兰洽会推介会上自豪地说:“广河羊肉”有“四好”。
“品种好”——好在广河特有品种“萨湖羊”是以萨福克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优势组合而成的县域肉用绵羊主导品种。其每100克羊肉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分别比普通羊肉提高2.74克、0.79克,粗脂肪含量提高1.79%。
“口粮好”——只有高品质的绿色“口粮”才能产出优质的羊肉,广河是全国粮改饲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肉羊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县,36万亩旱作农业实现适宜种植区全覆盖。每年实施粮改饲20万亩以上,年加工优质饲草100多万吨,一个个“包裹”成为广河羊喜爱的“面包”。纯粮、纯草的“营养餐”,饲喂出了绿色健康的广河羊羔肉。
“喝的好”——广河县牲畜饮水来源于临夏、甘南两州交界处太子山雪山融水和山泉水,水质纯净、甘甜爽口,富含钙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饮了甘甜山泉的广河羊四肢强健、肉质上乘。
“住的好”——广河羊居住的环境很“舒适”。全县推广立体化、全自动、漏缝地板高床养殖,标准化羊舍干净整洁无异味,通风透气、光线充足。广河羊享受悠闲舒适的环境,听着悠扬的“花儿”健康成长。
马忠山表示,优良的品种、优质的饲草、甘甜的饮水和舒适的环境,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广河羊,产出了品质超值、味道超赞的广河羊羔肉。广河“河沿面片”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面片味道的灵魂是广河羊羔肉。
牟建军告诉记者,下一步,广河县牛羊产业发展协会将充分发挥产业特点,调动养殖户积极性,通过牛羊肉品牌运营中心,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积极借助“甘味”品牌影响力,将“广河羊肉”和“广牧清源”县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为名特优产品,扩大广河羊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广河羊肉走向全国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