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相信有些人曾因关节疼痛、腰肌劳损及腱鞘炎到医院就诊时,医生询问病史及查体后,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消炎止痛药,或是建议打封闭针。
当听到要打封闭时,有些患者会吓一跳,有一定抗拒心理。那么,封闭到底是什么?封闭治疗到底好不好?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州妇幼保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弓建志。
弓建志说,“封闭”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局部疼痛和炎症封起来、关闭好,进而与周围的组织隔开。在医学上,又称化学性神经阻滞,是利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药物,配合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通过阻滞感觉、交感神经,直接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素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从而获得消除炎症、解除疼痛、改善功能的疗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打封闭针能治疗疾病吗?弓建志说,任何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封闭也一样。封闭对于有些问题能彻底解决,有些也只能缓解。这种治疗应用得当是非常好的治疗手段。当然任何治疗都有它固有的局限性,要尊重科学、理性认识、合理应用。
那么,哪些人、哪些疾病适用封闭针?弓建志说,滑囊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卡压,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适用封闭疗法。
封闭针一般可以选择一周左右打一次,通常可以打2次以上,具体的间隔时间以及注射次数要根据病症决定。一般骨关节炎的注射频率比较低,最多建议注射2次,而且间隔时间需要在3个月以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注射频率就比较高一些,一般需要注射5到10次左右。而幼年所发生的特发性关节炎,通常需要长时间反复注射,但间隔时间也不能少于3个月。
弓建志提醒,以下情况不建议打封闭:穿刺部位或者附近皮肤有感染;不能使用激素或对激素、麻醉药过敏;有消化道反复出血史,特别是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者;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严重的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注射部分附近X线片提示有骨或软组织病理性病变,如骨肿瘤。
封闭针有哪些副作用?弓建志说,副作用是治疗中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打封闭可能会出现向心型肥胖、胃肠道不适及药物依赖性的副作用,由于个人体质及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不同,具体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因人而异。
局部肿胀:由于封闭针中含有一定的激素成分,如果患者长时间注射封闭针,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的现象。
疼痛:由于封闭针是注射在局部组织,患者可能在注射后出现疼痛的症状。
向心型肥胖:封闭针里面含有激素类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脂肪在局部积累过多,出现向心型肥胖。
胃肠道不适:封闭针中含有的激素,还可能会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黏膜黏液分泌,诱发或加重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弓建志说,大家对封闭针有一些错误认识,认为打封闭针会出现依赖性,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长期、大剂量、反复使用激素治疗的情况下。而封闭疗法一般一个疗程连续只打1~3次,而且每次都会间隔7~10天,且注射剂量很小,基本不存在产生激素依赖的可能。
有患者觉得用了激素会变成满月脸、水牛背,还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其实,对于糖皮质激素应用并发症的担心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激素只用于局部,而非全身,并且用量非常小,短期应用,它的副作用完全可以忽略。
总之,封闭疗法由于注射药物多为激素,因此可能存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骨质疏松、麻药过敏和毒性反应,还可能出现韧带断裂、皮下萎缩等局部并发症。但只要准确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正规医院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一般不会产生这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