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沈丽莉 王睿君 王占东 海晓宁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宋蕾
绵延万里的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直下,犹如天河之水注入临夏州永靖县,在这里呈现出独特的“S”形蜿蜒前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构成了著名的黄河三峡景观。
1969年4月1日,位于黄河三峡的刘家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12月,5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达122.5万千瓦。
作为新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中国水电事业的标志性工程,投产发电55年来,截至2024年5月31日,刘家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超2715亿千瓦时,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家峡水电站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被誉为黄河上的璀璨明珠。”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党委书记、副厂长赵宇冰说。进入新时代,全厂上下以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安全可靠清洁绿色电能为己任,助力甘肃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走进刘家峡水电站厂房内,墙面上“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九个大字映入眼帘,各机组不停运转发出的轰鸣声在耳边回响。向厂房深处前行,便来到了全厂核心区域——中央控制室。“这是刘家峡水电厂的‘心脏地带’,可随时对全厂各区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中央控制室值班负责人王超介绍道。
中央控制室内的显示大屏上,安全运行时间、上下游水位、全场有功实发等水电站运行各环节相关数据实时更新;显示大屏正对的操作台边,工作人员们正时刻紧盯各项数据指标,并及时完成相关操作,确保水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021年,在“双碳”背景下,甘肃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高效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作为“风光”大省,甘肃风能、光能资源丰富,但风、光是气候资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为此,刘家峡水电厂发挥着甘肃电网重点调峰电源的作用,通过加强与调度部门联系,根据不同季节来水情况和日发电量计划,配合全省风电、光伏企业,承担发电、调峰、调频和调压等任务。
王超解释说:“早上至中午是新能源发电的高峰期,水电厂减少出力为新能源大发电腾出空间;下午至晚上,为弥补全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出力不足、外送能力较小的缺口,水电厂加大出力促进电网平衡。”
刘家峡水电站不仅保障全国多地电力能源安全的稳定供应,还兼有防洪、防凌、灌溉、航运、工业及城市供水等重要功能。每年春灌期间,刘家峡水电站加大出库流量,向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农业春灌补水8亿至12亿立方米,滋润着黄河中下游的万亩土地。
黄河流域沃野千里的背后,是一代代刘家峡水电厂干部职工赓续前行,守护黄河安澜、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坚决扛牢黄河上游生态保护责任,加大对黄河及两岸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是每一个‘刘电人’应当肩负起的重要使命。”赵宇冰介绍,刘家峡水电厂充分发挥电站综合效能,持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持续发力。
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刘家峡水电厂对所辖南北两山、库区及周边地区进行绿化、封育和维护,先后植树百万余株,使黄河两岸植被、绿地覆盖面积大幅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母亲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刘电人’扛在肩上的责任。”在刘家峡水电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绿化班职工赵建江说,“连续多年,厂区周围未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污染黄河水等事件,这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刘家峡水电厂的积极带动下,水库周边各县也纷纷加入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事业中来,以库区沿岸作为造林护库主战场,通过地方和企业联手打造,多个大型蓄水池、绿化上水工程争先上马。
不仅如此,刘家峡水电厂还靠实河湖长制责任,不断强化运行管理,努力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定期进行巡河,强化日常长效管理,重点关注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为守好库区碧水全力以赴。
历经沧桑,风华正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刘家峡水电站依旧英姿勃发,新一代“刘电人”正不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做好黄河安澜的守护者、绿色能源的贡献者、红色品牌的传播者,为我省加快构建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贡献力量,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