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6月12日

产业兴旺绘盛景

本报记者 马玉兴 通讯员 龚晓娟

近日,记者走进积石山县小关乡唐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百亩芍药基地。正值花期,芍药竞相绽放,青山环绕间,只见一朵朵芍药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红的、粉的、白的,五彩斑斓,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

“这片基地占地160多亩,种植多个芍药品种,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兼具药用价值,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年收益可达60—70万元。”该基地负责人马伊斯夫介绍说。

小关乡位于积石山县风景秀丽的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芍药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芍药基地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色,从种植、管理到采摘,每个环节因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破解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难问题,小关乡依托当地高寒阴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唐藏村建设了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该园区占地280多亩,建有高标准设施大棚111座、智能联动温室1座,配备灌溉设施、保鲜库、菌棒加工车间及办公用房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据了解,园区于2021年11月投产运营,采取“党建+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2家农业企业,主要种植羊肚菌、赤松茸、平菇,同步进行食用菌育苗、菌棒生产、立体栽培、烘干加工、保鲜仓储和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经营,实现“种收一百天,每棚几万元”的目标。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可实现净利润350万元左右,带动当地8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就业,并示范引领当地合作社和农户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稳定增收。

“我在这里工作近3年了,家就在基地附近,一天能挣100元,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孩子,打算一直在这里干下去。”在该基地工作的杨月秀表示。

“近年来,小关乡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部署要求,以‘巩固传统、培育特色、打造亮点’为思路,在巩固好玉米、油菜、牛羊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为示范,借助旅游大通道西南入口的区位优势,动员群众种植芍药、牡丹,开办农家乐、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引导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了‘山上搞旅游、山下搞养殖、川道搞食用菌、家家户户搞劳务’的产业发展布局。”小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戴云凤告诉记者。

--> 2024-06-12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15652.html 1 产业兴旺绘盛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