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礼娟
五月的临夏,抬头见绿、起步闻香,处处繁花、步步皆景。
5月20日,我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省总工会组织的全省第二批劳动模范、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260余人,在我州开展为期1周的疗休养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疗养身心,蓄力再出发。
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走进永靖县刘家峡大坝及刘家峡水电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难掩心中激动:“不敢想象这样雄伟的大坝,是在特殊历史条件和没有任何外部技术资源支持的情况下,老一代刘电人自己肩扛手抬修建起来的。”
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自己勘测设计、制造设备、施工安装、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站,创造了当时混凝土重力坝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等多个第一。
穿过幽长的山底隧道,大家头戴安全帽步入电厂厂房原址。潮湿冰凉的空气、山壁渗出的水渍、老旧的变压器设备、墙上的老照片……时光仿佛溯回到上世纪70年代,建设者们不怕艰难、勇于挑战、苦干实干的感人场景历历在目。
“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令我深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中联资产评估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萍说。张萍胸怀报国之志,将事务所发展成为能够提供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造价鉴证、招标代理、经济案件鉴定、税务咨询等全过程服务的专业化机构,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
穿梭在历史的长廊,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威市百顺出租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马乾感到现在的生活弥足珍贵。他说:“老一辈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新中国奋斗,为如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参加此次疗休养活动的队伍中,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全省服务明星等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也有在一线岗位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职工,以及省上表彰的优秀驻村和挂职干部职工……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临夏日新月异,自豪感、崇敬感油然而生。
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大家拿着泥土,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传承人常天平的指导下,一起动手创作泥塑作品,一块块小小的泥巴瞬间变成一个个“艺术品”,领略了临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匠风采。
“我是第一次来到临夏,通过这几天的走访,感触到了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灿烂绚丽的非遗文化,特别震撼!”甘肃省技术标兵赵志强说,希望周边群众通过近郊游的方式,多来临夏转转,也希望全国各地的游客有机会来临夏游玩。
在此期间,召开了劳模和技能人才、技术工人交流座谈会。“将大力宣传劳模精神,讲好劳模故事,让更多人向劳模靠齐!”“珍惜缘份和身份,立足岗位,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坚持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更要带动身边人共同成长。”……大家纷纷发表感言,为人民服务的真情干劲打动彼此。
在这支队伍中,还有张玉霞、何伊欣、张翠莉、马进容、杨文宏5名临夏的先进个人参加,他们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主责主业的推动者、心系群众的示范者、工作创新的实践者。他们表示,将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干劲、闯劲、钻劲继续拼搏,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贡献力量。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更是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近年来,我州严格落实劳模待遇政策,切实把爱护劳模和尊重培养劳模落到实处,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劳模,同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围绕凝聚职工群众正能量,培养和选树职工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