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鹏
临夏(古河州)历史源远流长。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改河州为枹罕镇。永安二年(529年),撤销枹罕镇复置河州,领4郡。北魏末期,分裂出东魏和西魏。时河州为西魏领地,西魏新置施郡,河州辖枹罕等4郡,枹罕郡领枹罕、大夏、凤林3县,州、郡、县治所均在今市区。(摘自《临夏市史话》)。
唐代为了巩固边防、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寺沟峡口黄河南滨、巍峨的小积石山中设置了凤林关。凤林关设置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位于唵歌集逆河而上寺沟峡内的“阎王砭”。“阎王砭”高约7米的石壁上镌有清晰可辨的“凤林关”三字,字旁凿有当时修建关隘的桩眼,河边残存石砌的墙垣,1958年修英雄渠时被毁。关南约4公里有一山,五峦俱峙,传说“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名曰“凤林山”。山下是凤林县、凤林川,北濒黄河。唐代大诗人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九“凤林戈息,鱼海路常难”中的“凤林”,即指凤林关。
凤林关是丝绸之路陇右南线的孔道,是唐宋镇守河区的关防要塞。这里所经古道有狄鄯道和青唐道。狄鄯道史称唐蕃古道,从长安出发,越陇关,经陇西、狄道(今临洮)至河州,上北塬至凤林津过黄河,越漫天岭(又称长夷岭)经杨塔、王台、川城入青海省民和县到西宁。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遣使的通道,当时双方使臣往来十分频繁,也是唐蕃双方交战的要线。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养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朝廷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过凤林关经“天下第一桥”,在炳灵寺上香拜佛后西进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拉开了唐蕃团结友好的序幕。唐中神龙元年(705年),吐蕃又“以重礼厚聘公主”。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以所养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西适吐蕃第四代赞普墀得祖敦,金城公主亦由这里过黄河西进,文成与金城两公主与吐蕃赞普联姻,唐蕃结成了甥舅关系,古道上“岁月往复,信使相望”。凤林关遗迹今虽不存,但原属永靖县安集乡三坪村的凤林村因关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临夏市凤林书院是临夏地区最早的三大书院之一,位于临夏市城内文庙街东口(今风林路东出口)。“凤林”含有“凤起于林”“凤鸣于林”之雅意,有“教者,效也,上所施,下所效”的哺育理想。书院起名为“凤林书院”,有其深刻寓意,也与历史所记载的永靖县黄河寺沟峡口“凤林关”有密切联系。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创办的凤林社,乾隆时命名为“凤林书院”,开临夏市学校教育之先河。书院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河州知州周植捐资创设,后毁于同治变乱。乱平,继任知州修复原貌,重加扩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因河州兵赛停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杨增新到后,鉴于河乱甫平,民不聊生,百业待兴,便减田赋,恤贫困,贷种扶农,取缔米盐脯供之旧例;创设牛痘局等。特别是他见当时河州只有几处私塾外,教育几乎被废,认为培育人才系当务之急,于是力主恢复重修河州凤林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确立停举以广学堂”废八股考试策论,借以选拔“体用兼备”通经济的人才,通令全国筹办学堂。河州知州赵谦将凤林书院改名河州凤林高等小学堂。笔者在凤林路(现为风林路)生活30多年,小时候到凤林小学玩,迎门照壁有四个大字,为“凤林书院”,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岁月的颠簸,临夏市凤林小学从学堂、六年制小学、新华教育集团分校,最终回归到原来的六年制小学,并实现了易地搬迁,修葺一新,校门庄重而古朴,校园典雅而充满文化气息,校门镌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下联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充分体现出了临夏市教育部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如今,临夏市又建成了一所命名为“凤林书院”的书店,静谧优雅,闲淡舒适,成为广大群众享受阅读之美的绝佳之地。对“凤林”二字的唤醒,让人不由相信,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树立和崛起,传统被回归,文明被传承,“凤林”必然会被临夏人民永远铭记,并赋予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