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神往久矣!
令我知晓临夏、向往临夏的是一首曲调优美辽阔、情感亲切热情、朴实而意味深长的民歌《高高太子山》。那琅琅上口的歌词至今还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高高太子山哟,山是那金银山;弯弯哟洮河水,河是那金银河。啊!美丽的家乡呀,肥牛羊,壮骆驼,密密森林满山坡。高高太子山哟,山顶上彩云飘;弯弯哟洮河水,河水泛金波。啊!毛主席的恩情呀,比山高,比水长,太阳月亮比不过。”当时,我正在上中学。教我们唱歌的老师说,这是一首出自甘肃西南部临夏地区花儿调子的民歌,歌词中所唱的太子山正在其境内。那时我就想,临夏的山都那么美,那个地方一定是秀美山川了,以后有机会一定去那里看看。
世上的事情往往有些神奇。没想到,此后不久,就在自治州成立的第14个春天,我就远离家乡关中,参军入伍来到了向往的临夏。从此,在临夏安家落户,工作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临夏人,临夏也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
屈指55年已过,长期工作于斯,生活于斯,对于第二家乡便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和更深沉的爱。
壮丽的山川河流令人赞叹。这里地处祖国地理中心,境内群峰耸列,河谷纵横,山川壮丽,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耸蓝天,银妆素裹的太子山雪峰;有浪花拍岸,奔腾不息的黄河、湟水、洮河、大夏河等大小30多条河流;有以花儿会闻名,景色秀美的莲花山、松鸣岩;有广阔平坦,渠路林配套,18万亩连成一片的旱塬水田——北塬;还有地设人造,宛如江南,风光旖旎,碧波荡漾的炳灵、太极、毛公三大“高峡平湖”……温和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资源,为临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肥沃的川谷塬台耕地,宜种小麦、玉米、薯类、油菜、蔬菜、瓜果等多种农作物;成片的山地、丘陵,蕴含着发展林业、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在西南部连绵的群山之中,就生长有辽东栎、油松、白桦、椴树等林木,莲花山、松鸣岩、铁沟自然保护区内,更是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大山深幽之中,蕴藏着河州野党、枹罕甘草、野大黄、黄芪、冬花等中药材570多种,其中作为全国通用的就有100多种。野生动物如鹿、獐、貂、豹、麝、石羊、猞猁、牛羚、野山羊,野禽如鹰、隼、猫头鹰、蓝马鸡,鱼类如鲫鱼、鲢鱼、虹鳟鱼、黄河鲤鱼,都把这块美丽的土地当作共同的家园,在此生存繁衍。更有那丰富的水力资源,不仅提供了良好的人畜用水,方便了农田灌溉,还籍此建成刘家峡、盐锅峡、洩湖峡等大小水电站36座。座座电站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临夏大地,更增添了这块诱人热土的魅力。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人遐思。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说明,临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在数千年的岁月中,各民族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画卷上,谱写了自己光辉的篇章。以国宝彩陶王为代表的彩绘陶器,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为典范的雕刻、泥塑、壁画艺术,以东公馆、蝴蝶楼为经典的木质楼院建筑、砖雕木刻艺术,是古今艺术匠师们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一件件浩瀚的历史画卷。
广泛分布于自治州境内的古脊椎动物铲齿象、三趾马、和政羊、皮羊犀等动物化石,大量的侏罗纪或早垩纪的恐龙足印化石等等,更是将人们的思维引向那遥远的古代。人们据此畅想,在远古时期,临夏盆地河流纵横,温暖湿润,只有暖和的太阳,绿色的大地,湛蓝的水域。那平缓山坡上大树参天,草林茂盛,野花竞开,蜂飞蝶舞;低洼之处是湖泊、沼泽、溪流,水面上奇禽异鸟飞翔,水中鱼、虾、龟游弋。巨湖泽国之旁,野草林丛之中,硕大的恐龙和各种各样的古兽们,在此按照各自的习性觅食谋生,顶斗玩耍,悠然自乐。天有不测风云,不料天外有颗小行星碰撞了地球,引起地壳强烈运动及火山爆发。一时间空中布满了灰尘,阳光惨淡,大气污染,气候变得极为恶劣,冷热无常且无度,植物大量死亡,食物的金字塔倒塌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繁衍了亿万千年的恐龙和数不清的古动物,一批批被冻死、饿死或热死,逐渐消失、灭绝了,化成了泥土。只有一小部分变成化石,成为人们今天感受生命奥秘、体味宇宙造化玄机的钥匙。
久负盛名的花儿之乡让人陶醉。临夏是一个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各民族团结和谐,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具有临夏特色的群众歌舞秧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诙谐风趣,活泼多姿;用临夏方言演唱的曲艺小调平弦、河州贤孝,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流畅动听,形象生动;即兴发挥演唱的宴席曲、酒令,能歌善舞,旋律流畅,词曲并茂,情趣盎然。更让人自豪的是,这里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花儿的故乡。明成化年间,河州儒学教授高宏的诗:“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告诉我们,早在500多年前,花儿就在古河州的大地上漫山遍野地绽放了。那时的农夫村女们在田间地头、高岗山麓的生产劳动中,除了耕种、锄田、放牧外,还把种植、花儿当作了劳动的进行曲。花儿是抒发心情的歌,高兴时唱起心情舒畅,烦闷时唱起郁悒顿消,艰难时唱起信心倍增。所以,人们边劳动边用独特的临夏方言歌词,优美的曲调旋律,不拘一格的演唱形式高歌,以减轻劳累,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心中愿望,憧憬明天的幸福生活。朝代更换,岁月流逝,花儿却是久唱不衰,越传越远,愈开愈艳。而今,在中国花儿之乡,无论男女,还是老少,都会漫几声花儿。每年阳春三月,百花竞放,花儿便是其中最鲜艳的一朵。待到五、六月种完田、农村稍闲暇,随着全州多处花儿会相继举办,当是花儿盛开之时。那时,太子山麓,大夏河畔,黄、洮岸边,更是呈现出人如潮、花遍野、歌遏云的迷人景象。
此时,我这门外汉亦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地信口漫起来:“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