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5月09日

闻香河州

◇王新有

自然界的安排是有序的,地域不同、气候的差异,花开的时令也不同。华夏沃土上的牡丹花事,从早春山东菏泽牡丹的绽放,到河南洛阳牡丹的倾城,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随春天的脚步冉冉鲜红。春末夏初,这场牡丹的花事,终于缤纷在大夏河畔的河州,灿烂绽放在花儿故乡的厚土。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清代陇上著名诗人吴镇这两句溢美河州牡丹的诗句,概括了河州人喜牡丹、爱牡丹、养牡丹的生活情趣。据史书记载,河州人栽培牡丹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厚植了浓郁的牡丹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关牡丹的珍闻轶事、故事传说,使河州人的骨子里遗传了爱牡丹、赏牡丹的基因。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名扬四海、冠压群芳的国色天香,但河州紫斑牡丹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洛阳牡丹甲天下,河州紫斑居魁首。”河州紫斑牡丹是牡丹中的翘楚,因其花瓣上有独特的紫斑而闻名,“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黄色斗深”,这是它特有的气质和风韵。河州紫斑牡丹属毛莨科芍药,此植物能长成树,尤以花形硕大、仪态万千而闻名,是牡丹群中的珍品。

河州的香是成千上万朵牡丹散发的浓郁花香,那一朵朵身姿形态柔媚婉约、气韵流畅热情奔放的国色天香,弥漫于大夏河两岸,芳香在这片昭示文明、沉淀文化的土壤。

适逢“五一”长假,驱车赶至临夏,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随着熙熙攘攘赏花的人流,沿大夏河的长堤,闻长廊上牡丹的馨香,信步游观,置身一树树牡丹花树之中,穿行于一朵朵芳艳妩媚的花丛里,用视觉捕捉它的花蕊、娇容、情态;用嗅觉吮吸它的清幽、香远、气息,可谓香气染心,沁人心脾,连空气里也有了淡淡的幽芳。无论是被人们啧啧称颂的姚黄与魏紫,还是那玛瑙串,红的如朱砂痣,白的似白玉盘,紫的如祥瑞,色彩纷呈,浓淡不一。粉色的观音面好似身着旗袍的女子,蝶飞蜂舞中醉了每一个游人。那一株株牡丹树上,一朵朵、一瓣瓣姹紫嫣红,恍若仙人揽月、天女散花,又如织锦烟霞。那雪里透红、紫里含金、粉中带银,叶片连叶片,花瓣叠花瓣,争奇斗艳,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这鲜活灵动的牡丹花事,装扮了河州人的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趣,处处有了艺术的品位——牡丹月里,工匠们在青砖木头上雕刻牡丹,画家们在宣纸上画牡丹,文人们写牡丹、吟牡丹,歌手们唱牡丹,姑娘们绣牡丹、佩牡丹,甚至还把滚沸的水叫牡丹花水。这一株株牡丹树、一朵朵牡丹花,把河州人的衣食住行都熨帖在了一起。

牡丹,让河州大地拥有了自然界的花香袭人,也把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与牡丹糅合在一起,不仅呈现在器物上,更融入了日常生活。蛋壳、泥塑等工艺美术品上有牡丹,美食中有牡丹,就连花儿的称谓、曲令也以牡丹命名,如《白牡丹令》《红牡丹令》等,人们更以牡丹代指窈窕淑女。

牡丹圣洁高贵,在河州人心目中占据着相当的分量。尤其是寻常人家,庭院中都栽有牡丹树。牡丹就是他们装扮家园的装饰画,是过日子的酱醋茶。这百花之王、花中仙子,以冰清玉洁、大度从容、香艳四射而占尽天下花色之秉性,赢得了“国色天香,花压群芳”之美誉。你瞧,那牡丹不仅开在公园、大道、小巷,也开在山坳、沟垴里的一户户农家,给他们的日子添暖镀色,芬芳着春种秋收的人间岁月。

河州人养牡丹,而牡丹也在滋养河州人。牡丹香艳河州,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闻香河州,置身牡丹园,用手机、歌喉,用笔、用心、用情、用爱,把牡丹的香艳传播至四方……

--> 2024-05-09 ◇王新有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13051.html 1 闻香河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