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5月03日

胜绝牡丹耀河州

本报记者 马丽亚

牡丹寓意富贵吉祥,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在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频频出现,佳作迭出。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这首唐代诗人李正封描写牡丹的诗作,流传甚广。

临夏牡丹历史悠久,名冠三陇,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道。明代才子谢缙在《寓河州》中这样说:“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清人吴镇对河州牡丹也这样描绘:“枹罕花称小洛阳,金城得此讵寻常。”

临夏人民素有种植牡丹的传统和喜好,在鲜花簇拥的五月,牡丹独占鳌头,其美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们争相观看。走进临夏,你会发现,这里的“花样故事”引人入胜,“花样经济”异军突起,“花样生活”无比美好。

家家种牡丹

临夏人的牡丹情结

临夏州古称枹罕、河州、导河,自从第一粒牡丹种子撒落在此,这里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临夏有小洛阳之美誉,地处甘肃省西南部,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因“花中之王”牡丹而盛誉驰名,民间有“好牡丹出在河州”的说法。

临夏人热爱牡丹,栽植牡丹历史悠久。牡丹是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所以人人爱牡丹,家家种植、户户栽培,把牡丹列为当地花魁。

最美人间牡丹月,又到了牡丹花开时节。融融春意染绿临夏,春风送来“花中之王”的牡丹,那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娇俏艳丽,那诱人的芬芳,令人欢喜无比。尤其是百里牡丹长廊,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牡丹王国。

看牡丹、赏牡丹。牡丹品种繁多,其中以佛头青、观音面、紫朱砂、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等最为名贵。

“呀!这么大片的牡丹,真好看!”街坊邻里们的赞叹,总能让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仁义巷中的居民马学忠笑得合不拢嘴。他家花园里有一大片牡丹,如今花开正艳。

“我家这几株牡丹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是白牡丹、那是粉牡丹。”说起牡丹的品种,马学忠打开了话匣子,“在我们八坊十三巷,家家户户都种牡丹,春天时院子里的牡丹一开,满院都是香味,坐在院子喝茶聊天就是一件最享受的人间美事。”

偷得浮生半日闲,清茶一盏也醉人。春日的午后,在古朴雅致的院子里,一张石桌、一把藤椅、一个盖碗茶、一本书……摇摇晃晃中,伴随着牡丹馥郁的清香,享受春日的明媚,好不惬意!

如今,不论是机关厅堂、公园社区,还是农家庭院、街道绿地,处处都能看到牡丹的存在。曾经的临夏人“饿了时想馍馍哩,吃饱时看牡丹呢”的梦想如今是“家家庭院栽牡丹、户户中堂挂字画”的盛景,真所谓“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临夏大地处处彰显牡丹的倩影,洋溢着牡丹的芬芳。

当代,人们赋予牡丹以新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象征幸福、和平、繁荣、昌盛。牡丹已不简单是一种花,而是一种符号、一种文化、一种寄托。牡丹精神,也正是临夏人不畏艰险、敢闯敢干、各民族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

城中有花事

牡丹之城名不虚传

“白牡丹嘛就白来者饶人哩吔,

哎阿哥的白牡丹吔,

红牡丹就红呀了者,

像我的花儿嘛破呀啊哩吔”

《阿哥的白牡丹》《尕妹是牡丹花中的王》《尕妹是牡丹院子里开》……河州花儿,唱尽牡丹之风姿。

人间四月芳菲尽,河州牡丹始盛开。红、白、紫、黄等各色牡丹,端庄妩媚,色泽艳丽,竞相盛开,花香袭人,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吸引游客赏花。

河州牡丹,峥嵘园庭,品之有所,赏之有处。

“不来临夏,不知道牡丹有多美!”来自青海的游客张娟说,“年年来临夏看牡丹,感觉花色品种一年比一年多。”

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一朵牡丹的魅力,让五月的临夏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而以牡丹为主题的牡丹节会规格越办越高,从河州牡丹文化节到河州牡丹文化月,再到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河州牡丹已成为临夏市市花,象征着临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为挖掘临夏紫斑牡丹资源优势,推动紫斑牡丹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临夏市依托城郊花卉产业园、百益益农鲜花巷、牡丹科技园、王坪和江牌牡丹基地,流转土地6000余亩,大力发展紫斑牡丹产业,着力绘就临夏市万亩牡丹画卷,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是花亦是药

一株牡丹浑身是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在一代又一代临夏人的努力下,经过归圃驯化,目前,临夏共培育出花色各异的紫斑牡丹品种300多个,由原来的红白两色、单瓣的野生紫斑牡丹演变成具有多种色系、重瓣千瓣的牡丹,在西北牡丹品种群中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牡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临夏还致力打造牡丹产业链,积极推动牡丹产业“接二连三”转型,即从单一种植观赏向精深加工、花卉及产品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态跨越。过去只看一朵花,而今全产业链立体综合开发,牡丹绽放出绚丽的产业之花。

紫斑牡丹浑身都是宝,其根、花、种籽、花瓣、花蕊、嫩芽、茎叶都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可以加工牡丹酒、牡丹油、牡丹茶、牡丹花芽菜等保健品。紫斑牡丹产业成一个全链条式产业,其“药、赏、食”的功能特性覆盖第一、二、三产业,涉及到种植、加工、酿造、轻工、文学艺术、绘画雕刻、餐饮、旅游等物质、非物质文化活动。

这几年,在临夏州紫斑牡丹研究会、临夏州振华牡丹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组织、企业的大力倡导下,通过开展牡丹文化宣传、标准技术推广、栽培误区纠正、典型示范引领等途径,临夏人已对紫斑牡丹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发展牡丹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推动了紫斑牡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牡丹是临夏各民族人民心中的幸福之花、富贵之花、团结之花、梦想之花,已然成为冠绝陇上的牡丹之城!

--> 2024-05-03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12700.html 1 胜绝牡丹耀河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