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主题涵义
——提升消协组织维权能力,帮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敢消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协同共治优化消费环境,助消费者增强获得感,让消费者愿消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优化消费环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释放消费升级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乐享高品质消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年主题目标
——凝聚社会力量,加强协同共治。发挥消协社会共治平台作用,汇聚各方消费维权力量,促进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广大消费者、企业主体等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开创消费维权新局面。
——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制度完善。围绕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暴露出的消费维权新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分析研判,形成维权观点,积极建言献策,辅助政府决策,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突出问题导向,提升维权效能。面对消费领域问题点多面广的现实状况,聚焦消费者反映集中、诉求迫切、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消费维权问题,揭露、批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不诚信经营的违法行为。紧盯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消费监督,深挖问题根源,标本兼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强化消费教育,加强消费引导。围绕消费维权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系统化消费教育引导,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帮助消费者掌握消费维权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提升科学维权能力。
消协组织年主题重点工作安排
——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年主题宣传,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高质量完成全国消协组织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并正式上线运行,提升全国消协组织投诉工作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深入开展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做好测评结果的应用,促进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消费环境建设。
——联动地方消协组织开展“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以“诚信好、质量好、性价比好、购物体验好、售后服务好、投诉处理好”为特色,倡导经营者推出高于平时、让消费者有明显获得感的放心暖心举措,积极营造放心暖心消费环境。
——探索打造《消协有话说》工作品牌,以揭露批评、消费辟谣、警示提示为特色,紧扣消费热点,提出消协意见,更好履行社会监督法定职责。
——聚焦消费热点问题和消费领域重大事件,积极开展消费维权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高质量的立法或监管建议。
——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消费监督,关注消费维权弱势群体、薄弱环节以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开展“霸王条款”、预付式消费、平台交易行为等监督调查,敦促企业积极承担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加强对全国消协组织比较试验工作的统筹指导,鼓励引导各地消协组织进行工作联动,及时更新比较试验数据库信息,组织开展老年用品、儿童用品等比较试验。
——做好重要消费节点消费舆情监测,跟踪分析消费舆情热点,表明消协组织观点,提出消协组织意见。
——以中消协成立40周年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深入探讨和交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宣传展示40年来中消协及各地消协组织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营造全社会参与消费维权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