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3月12日3版)
四、重点场所防范
三月恰值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学,学生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由于人员密集,增加了传染病传播风险,应着重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一)学校、托幼机构
1.加强症状监测
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师生不带病上班、上学。
2.严格病例管理
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为学生佩戴口罩,并与家长联系,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居家休息、积极治疗,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3.保持环境卫生
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不良的建筑可采取排风扇,进行机械性通风换气;规范消毒剂使用和操作,配备足够的盥洗设施,主动引导学生做好手卫生。
4.开展健康宣教
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流感、新冠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大力倡导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防病意识和能力。
(二)养老机构
1.做好环境清洁
尤其生活区、活动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要彻底清扫。对房间、食堂等人员集中场所,应进行不定期空气消毒,根据天气情况开窗通风,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
2.严格病例管理
发现老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规范家属探视制度,有疑似症状者不进入养老机构。
3.积极接种疫苗
积极组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球菌等疫苗,预防相关呼吸道传染病。
4.保持健康生活
增强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病意识,注重多病共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老人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膳食、安静的睡眠环境和适宜的娱乐、锻炼设施,帮助老人提高抵抗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