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员等职业的报酬支付、工作休息、劳动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将更好帮助企业合规用工,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近几年,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工作的劳动者的权益备受社会关注。平台企业对这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存在多种组织和管理模式。比如,外卖配送用工模式有专送骑手、众包骑手,网约车用工模式有C2C模式、B2C模式和聚合模式。不同用工模式对传统用工管理、就业服务、劳动保障权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透明、维权难度大等新情况新问题反映较为突出。
继2021年人社部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后,相关部门又多次推出面向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的专项权益保障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措施合理界定了企业的劳动保护责任,创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机制。不过,在指导和推动企业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的过程中,企业反映相关政策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希望能出台更具体的实施办法,便于企业准确理解和全面执行。
新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提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计算办法和休息办法,即工作时间达到上限,平台应停止派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明确,平台企业应当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
另一个被确立的权益是,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同时,针对许多快递员提出的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能否获得加班费的问题,新规明确,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企业需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两指引一指南’的发布,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劳动报酬权、劳动条件权、劳动救济权等劳动权益保障的进一步细化。劳动报酬权保障强调了最低工资保障以及法定节假日的高报酬标准;休息休假权保障强调了最长接单时间和最长工作时间,并提出工作时间的计算办法;劳动救济权则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纠纷化解机制、工会维权、相关部门维权等途径得到保障。”
此前,人社部曾多次举办相关调研和研讨会,并对相关企业开展联合行政指导。指引、指南具体内容的形成,充分听取了企业、劳动者、专家、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建议,体现出了“双保护”的理念。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