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接到母亲电话,说她想出去走走,让我陪着。
我跟着母亲穿梭于一个又一个的花房里。
她挺着笔直的身板,我不加快脚步用平时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她,可见她内心有多渴望来花市。
虽是隆冬时节,花房里温暖如春,各种花卉、盆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仙客来花蕊朝下,花瓣上翻像极了舞蹈的仙子;黄杨盆景造型优美,宝塔一样的姿态,最底层的枝条很舒展地向外伸展,似是做了一个“请”;而蝴蝶兰最是娇艳惹人垂爱……母亲时不时地驻足欣赏,当我说给她买一盆时立马走人,之后站在最便宜的花草跟前向老板问价,再还一个让老板不想理她的价钱……
在一个花房里母亲对一盆云竹极其感兴趣,我习惯性地站在她身后,看她和老板讨价,随意转身的瞬间被不远处的一丛翠绿可爱的竹子吸引住了,不由心生欢喜,便独自跑去竹子跟前细细观赏。这丛竹子枝繁叶茂,小叶子翠绿婆娑,凑得近些竟能嗅到淡淡的竹的清香。不知何时母亲竟在我身后,在我耳边悄声说:“你喜欢这竹子,可别表现的太明显了,不然不好给价。”母亲转头向老板询问这丛竹子的价格,老板报200元,母亲皱着眉惊讶道:“你这么普通的竹子咋这么贵?便宜点吧?”看得出母亲是想用最稳当的价钱替我买下这丛竹子。她是个节俭的人,不会轻易花大价钱去买不实用的物件,她善于讨价还价,小时候即便买个头绳也会磨叽半天讲价格,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时候生活不富裕,为了让她的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她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心愿,为了节省讨价还价是必须的,也是她在生活当中掌握的最得心应手的一门技巧,不管是油盐酱醋、花布衣服还是头绳玩具,她都能用最低的价格买回来最好的东西,我们都佩服过人的讨价还价法,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她那样。
我也不轻易去打断母亲还价的思路,只见她笑着慢悠悠地不慌不忙地还价,卖花的老板终于崩不住了,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最终母亲以25元的低价和老板成交,以我的观察,那盆竹子平时卖给我的话最少怎么也得七八十块钱,心里暗暗嘀咕,老太太怎么做到的?母亲走出花房后又忙拿手机给父亲打电话,吩咐他拿上家里最漂亮的那个花盆去我家等着,神情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把提起竹子往我家走,步履轻盈根本不让我帮忙。我想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没有跟上过她的脚步,我跟上她必须得小跑。回到家,父亲早就在家等着,母亲不理他,自顾自地去装盆种竹子,父亲乐呵呵地说:“不用种了怪麻烦的,就你丫头养竹子,不出一个星期就可以扎扫帚了!”父亲朝母亲指了指我,可母亲坚定地说:“这次肯定能养活。”从小看着他俩一唱一和调侃彼此,就这样相濡以沫陪伴了彼此一生,直到满头白发银丝。我静静地看着父母亲一边互相打趣一边给我种竹子。爱人也下班了,回来看到竹子笑道:“哎,不错呀,宁可餐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在他感慨之际,远在武汉求学的大儿子打来视频,我向儿子炫耀和母亲新买的竹子,可他贫嘴说:“放心吧,妈,我会学习竹子虚心上进的品格,做个谦谦君子的。您养花之余多养养自己。记得养好自己,我好孝顺您。”小儿子听到哥哥的声音跑过来喊道:“哥哥,等你回来我们多养些竹子,再给妈妈养个熊猫当宠物。”幸福的味道溢满整个房间,也溢满我们的人生……
从此,有一盆竹子绿油油地在家里生长,健康茁壮,每天几乎都能听到拔节的声音。每逢周末老老少少一家子人围着竹子聚在一起,油茶,锅盔,一口热锅涮羊肉。春夏秋冬,生活有滋有味,即使在平时一杯清茶配绿竹,亦或是竹旁练字吟诗,时而竹香、时而墨香……无忧无虑任凭时光从头顶缓缓流过,内心就像盛开了一朵妖娆的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