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2月15日

以“三抓三促”为契机 促进临夏社会治理水平大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全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在整体延续和继承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当前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对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当前,我们要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加快探索出一条符合临夏州实际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阵地,要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改变“就党建抓党建、就党务抓党务”的工作固化模式,特别要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一是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党组织在街道、乡镇、社区的调控能力,有效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感召力,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是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融合共治体系。党建引领,重点是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如由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组成“一核多元”的社区融合共治体系。

以自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把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建设作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基层社会治理的权力交给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广泛汇集民智民力,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多元共治、高效协同、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确保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治理成效人民评判、治理成果人民共享,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和矛盾的升级与扩大化苗头,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治理格局,一要发挥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信息优势,要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以开放的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在部门之间、基层社会治理各参与主体之间打破信息孤岛的格局,形成不竭的基层社会治理动力源。二要创新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服务型政府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精准度,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方法、体制机制,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以志愿服务或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卫生、就业、文体、养老、应急、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以法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要加强法治建设,依靠法律法规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一是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化解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与水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引导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使经济运行有良好的信用支撑,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还要创新工作方法。进入新时代,我州的内外部环境、人民的需求、社会矛盾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只有把基层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放到预测预警预防上,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新矛盾,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平安临夏”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工作职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继续推进“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情绪大疏导、法治大宣传”四大活动,常态化、滚动式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以德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在基层治理中,既有法治,也有德治和文治。有的人和事,适合发挥德治与文化的教化与引导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培养理性、平和、自信社会心态,鼓励形成宽容、互助、和睦邻里关系。一要在全社会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将道德标准根植于党员干部头脑中,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浸润人民群众崇德尚文的心灵,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把家庭管理、家教家风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发挥家庭在稳定人心、激发爱心等方面的德治作用,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以智能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水平不但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还关系着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近年来,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这为在现代复杂社会条件下实现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就目前临夏州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而言,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基础数据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不高,服务智能化水平有限,快速响应能力不足,仍然存在着信息孤立、条块分割的现象。所以,必须大力推进“七彩先锋”一平台两终端深度开发应用,紧紧围绕“数字乡村有用、社会治理管用、基层减负顶用、干部履职爱用、群众服务实用、信息安全能用、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发挥好科技赋能作用,打破信息壁垒,贯通数据渠道,整合数据资源。探索建立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库,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业务的社会治理数据共聚共用,实现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拓展应用场景,创新服务载体,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强大数据智能化运用,将数据分析结果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打造线上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行基层社会治理事项“一网通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扩大技术赋能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让基层群众真正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引擎和持续动力。

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枫桥经验”是什么?四句话:民生有保障,管理不缺位,说理有渠道,纠纷能调解。其本质,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治理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治理,所以说,做好基层工作核心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也就是说,离开了群众支持,任何事都难以干好。深入群众,以心换心,方得民心。我们必须从服务群众视角工作,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对于基层工作来说,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实现“一来一去”。具体怎么做?要善倾听、多换位、能共情,要说人话、办人事、办实事,还要用心、用情、用力。这就是说,以心换心,方得民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随着社会矛盾纠纷的日趋复杂,解决难度不断加大,我们要重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或机制,就是以信访制度改革为抓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

◇沙秀芳

--> 2024-02-15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8489.html 1 以“三抓三促”为契机 促进临夏社会治理水平大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