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春节期间,面对丰盛的佳肴,你是不是也在大快朵颐、享受美食?如今,在“四维健康理念”下,吃得好已不再是节日目标了,吃得巧、吃得健康才是新标准。
那么,该如何选择健康食材,吃得健康?近日,记者采访了州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张绍鹏,给大家分享节日期间既能享用美食、又能保护健康的食材小秘密。
张绍鹏说,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功效,对人体有不同的养生保健作用。
大蒜:有抗菌、抗癌、增进身体耐力的作用,能促进细胞膜的流动,增进体力和免疫力,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
大白菜:所含的纤维素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有益人体健康。
紫菜:紫菜富含多种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改善肠道环境特别有帮助,也适用于搭配各种料理,丰富食物口感。
洋葱:能祛痰、利尿、发汗、健胃润肠、预防感冒及抑菌,搭配葱白、萝卜能扶正增强体质,与胡萝卜、西兰花、番茄等多种蔬菜搭配,可增加蔬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促进蔬菜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大豆:支链氨基酸含量高,在植物蛋白中吸收利用率最高,也是植物蛋白中唯一的优质蛋白。
胡萝卜:有助于护心、通血管、降糖降脂、抗衰老、减缓老化、提高免疫力、护眼明目。
山药: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及微量元素,能有效减少血管壁的脂肪沉淀,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张绍鹏说,除上述食材外,生姜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有助于缓解喉咙肿胀和疼痛;红薯中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钾元素、叶酸等成分,有助于保护心血管;香菇是公认的营养佳品,富含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素,口感和肉类似,非常适合爱吃肉又想控制体重的人;春笋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萝卜有清热生津、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有助于养肺。咳嗽痰多的人群,不妨喝点白萝卜蜂蜜水。
为了让大家健康过年,张绍鹏还特意准备了一些春节生活小诀窍。
1.因劳累气血不足引起的困倦,可适当食用黄芪、山药、大枣、桂圆肉等。每天适时进行户外散步行走,可以助推全身气血循环。
2.节假日外出气温寒冷,为避免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建议多食用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助于血管畅通。
3.做丸子或者鸡蛋汤,快起锅时放一点切好的茴香菜末,不但营养美味,而且能养胃驱寒。
4.将甘蔗和雪梨搭配在一起,制作成甘蔗雪梨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润肺止咳效果。
5.立春后气温开始上升,饮食调养要考虑“春生”的特点,宜食生姜、葱、香菜、韭菜等辛甘发散之品。
6.对于不吃奶和奶制品的人来说,豆腐及豆制品是补钙最重要的食物。
7.小米、黄米、淮山、土豆等食物可以健脾养胃,且比精白米面营养更丰富,特别适合孩子、孕产妇、老人、患者等人群加在春节主食里搭配食用。
8.发生口干、口腔黏膜炎或口腔溃疡的患者要注意随时啜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两升左右。水中可以泡入菊花、洋参片等,也可以饮用绿豆汤、西瓜汁、梨汁、藕汁,同时多吃莲藕、山药、猕猴桃等生津蔬果。此外,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可用苏打水和淡盐水漱口,防止感染,促进溃疡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