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2月11日

州疾控中心发布春节健康提醒

本报记者 刘刚林

春节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各种疾病风险加大。日前,州疾控中心发布春节健康提醒。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及防病提示

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及孕妇等人群易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少数重症可引发肺炎及其他多系统的病变,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物资准备:出行前备好口罩,免洗手消等个人防护物资。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如发现身边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接种疫苗: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新冠等疫苗。

常见肠道传染病知识及防病提示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与感染者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是预防的关键。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尽量少吃街头流动摊贩食品。食品应煮熟煮透,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建议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接触不洁物品后及时清洗双手。

聚餐注意事项:参加聚餐活动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污染。如有身体不适,应避免参加聚餐活动。

保持环境清洁:经常清理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卫生,保持环境卫生。

人感染禽流感知识及防病提示

人感染禽流感是指禽间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偶然突破种属屏障导致人类感染或疾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5—7天出现重症肺炎。

节日期间,应注意避免接触病死禽及被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检疫为安全的冰鲜禽类,烹饪禽、蛋要烧熟。接触过生禽肉、禽蛋的用具做好清洗,建议定期消毒。当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接触史,或发病前的禽类暴露史尤其是病死禽暴露史,或活禽市场暴露史。

食物中毒知识及防病提示

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节日聚餐应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 2024-02-1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8305.html 1 州疾控中心发布春节健康提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