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2月11日

踔厉奋进谋发展 高原明珠谱新篇

2023年东乡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达板镇生态宜居搬迁安置点

藜麦喜获丰收

熹满仓(甘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鲜食玉米加工厂

龙泉镇走上乡村振兴“羊”路子

安临一级公路建成通车

布楞沟新貌

东乡县第二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 赵淑娴

2023年,东乡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37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4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0.9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9元、同比增长12%……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份份稳健的答卷,折射出东乡县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

一年来,东乡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东乡时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委工作安排,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县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固强补弱、追赶提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东乡迈出坚实步伐。

以实打实的举措 全力巩固成果

一年来,县上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调整优化帮扶力量,全面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行动”,以“十问十查”促进“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新识别纳入“三类户”194户、1137人,户均落实帮扶措施4.03项。整合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1.4亿元(财政衔接补助资金9.4亿元),完成农房抗震改造2853户,243家合作社和230家村集体经济分红121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富民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1亿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491个,53家乡村就业工厂吸纳1938名劳动力,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205元、增速19.3%、位列全州第三。

协作帮扶不断深化,中石化和济南市历城区共投入帮扶资金1.63亿元,实施项目35个,完成消费帮扶1.53亿元,藜麦产业园、穆聚斋和熹满仓等产业合作项目投入运行。

高质量完成9个示范村(省级4个、州级2个、县级3个)建设任务,敷设污水管网330公里、天然气入户2320户、改造农村户厕5800户、美丽庭院建设“十改一拆三建”5482户、改扩翻1689套、巷道硬化137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8公里。布楞沟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伊哈池水厂获评“全省农村供水四星级标准化水厂”。

以超常规的力度 推进项目建设

拼经济就是拼项目。在各县市比拼项目、争先发展的当下,项目建设的快与慢、优与劣,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成效。

一年来,该县始终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制定出台《东乡县重点项目谋划储备资金争取及组织考核实施奖惩办法》,及时兑现奖惩措施,树立了“人人谋项目、时时争项目”的干事导向。

县上争取到位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12个、1.53亿元,债券资金8.14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126个、总投资266.0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44.11亿元,其中,沿洮河经济带棚户区改造等42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25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四大经济带”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沿洮河经济带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一期工程、县城环城北路、南区公园等项目建成,S309线果园至那勒寺段森林防火通道、那勒寺农贸市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安临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带动沿洮沿川沿路3个经济带、10个乡镇、13万人,结束了东乡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全力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通过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大尺寸集成电路金刚石基片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新材料、高端电感及设备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32个,签约资金62.31亿元、到位资金38.27亿元,同比增长77.47%。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大专题报告正在审查,迈出了核准开工的关键一步。开发区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通过评审,入驻企业达到54家(规上企业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73亿元、同比增长10%。

工业商贸经济蓬勃发展,县内109家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包抓联,落实奖补资金、减税降费、留抵退税近2000万元,清欠中小企业账款1660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99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51户(企业274户)、新培育规上企业2家、入库商贸企业9家(企业2家、大个体7户),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8%。回香斋、润泽半导体和华广科维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板面业和方大九间棚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聚英众创和华瑞鸿程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以工业化的思维 赋能产业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县上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统筹抓好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5”亿级产业齐头并进。羊全产业链更趋完善,制定出台了《东乡县关于促进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立了政策奖补、企业带动、饲草料种植、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及品牌保护一体化发展体系,县城南区牛羊交易市场、屠宰厂盘活运行,临夏州肉羊产业发展研究院落户东乡,打造养殖示范乡镇10个、万只羊养殖基地1个(累计4个),落实奖补7440万元,新建(改扩建)暖棚圈舍359座、发展规模养殖场12家、培育养殖大户350户,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1万头、242.5万只,同比增长9.5%、10.2%,预计年产值达24.5亿元、同比增长6%。“东乡贡羊”荣获中国绿色优质农产品对接食品博览会金奖,东乡手抓羊肉荣获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奖和畜牧百强奖。

美食产业向外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美食孵化基地建成运行(入驻企业12家),东塬农家乐产业集群项目加紧建设,“东乡美食百里风情线”延伸拓展,落实餐饮奖补1330万元,扶持开办餐饮店246家,认定4A级农家乐6家,斯奴巴山城、西遇忆品及兰岸臻宴等大型餐饮企业在拉萨、成都和兰州等省会城市落户开业,“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劳务产业实现新提升。全年完成技能培训4704人次,输转劳动力9.3万人次,落实劳务奖补和交通补贴2578万元,创收23.26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完成撂荒地整治5.72万亩、顶凌覆膜25万亩,种植马铃薯31万亩、藜麦1万亩,金银花、食用菌等其他特色经济作物近3万亩,食用菌产业园、薯菜轮作示范园投用,落实土地流转奖补2100万元。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4家),带动合作社113个、群众8130户。“东乡洋芋”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文旅产业全面回暖。成功举办美食品鉴、峡谷探险、夜市经济和村BA等系列活动,盛世滨湖旅游区、林家彩陶文化旅游区分别入选国家4A和3A级景区,乌拉星空露营基地、南湖湾冰雪乐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涌现,全年接待游客221.53万人次、同比增长472.7%,旅游综合收入达10.71亿元、同比增长610.5%。

以解民忧的担当 统筹社会事业

一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县民生支出39.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一桩桩、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发生了可见、可观、可触、可感的变化,稳稳地托起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投资1.0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4所、新增学位1500个,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公开竞聘校长、副校长74名,招录教师、引进人才449人,培训教师1.4万人次,全县本科二批及以上上线442人(上线率43.6%)、同比增长16%,对37名考入“985”“211”院校优秀毕业生每人奖励1万元,落实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金85.8万元,发放助学贷款2901人、2984万元。

加大卫生领域项目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签约引进医疗紧缺人才51名,公共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等培训1万余人次;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甘肃省健康促进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筹备运行。

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办理,率先在全省启动14岁适龄女童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完成接种2275人。试点建成“幸福食堂”8处,改造村级互助幸福院3处,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600户、3224人,新增城镇就业1926人,新增停车位98个。依托“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全覆盖结对特殊困难群体,创新开展体验式慰问活动,帮办实事2345件,资助158.6万元。健全完善兜底保障机制,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45亿元。

大道至简,实干为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乡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持续奋斗,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努力谱写东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4-02-11 2023年东乡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8293.html 1 踔厉奋进谋发展 高原明珠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