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2月08日

马婧:青春在抗震救灾一线淬炼

本报记者 马丽亚

他们,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他们,用点滴力量,汇聚成温暖星光,让那一抹鲜艳的志愿红在抗震救灾一线闪耀……

他们就是积石山县6.2级地震中的青春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州广大青年志愿者火速集结、向震而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物资搬运、群众安置、秩序维护、心理安抚等工作,为受灾群众献出温暖有力的青春力量。在徐扈家乡参与志愿服务的马婧就是其中之一,她把对家乡的热爱用实际行动诠释在抗震救灾一线。

“我请求,完成在校课程回家后,第一时间投身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为家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恳请组织接受我的申请!”地震发生后,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收到了这样一份特殊的请战书,这是在该大学读研究生的马婧同学提交的。

马婧是临夏市人,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当晚,她还在学校图书馆里学习。得知积石山县遭受地震重创,当即向父母表达了她想尽快完成本学期的学习科目、尽早请假回家投入抗震救灾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赞同和支持。

2023年12月20日,马婧向临夏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江西理工大学递交了到抗震救灾一线当志愿者的申请书,得到学校同意后,她在10天时间里完成了本学期剩余学业后如期回家了。

1月1日晚,到家后的马婧没有多休息,2日一大早直接去徐扈家乡开展志愿服务。该乡虽不是地震重灾区,但也有人员伤亡,群众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在下沉工作组和仙家村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马靖协助开展搬运救灾物资、出入库登记清点、物资发放、受灾房屋鉴定评估、灾害隐患点排查等工作。

每天一大早,她都会前往临时安置点救灾帐篷开展巡查、科普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知识,还给小朋友们开展心理疏导和支持,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去自己喜欢的大学读书。

“在仙家村马世豪家里,我看到80岁的奶奶照顾着17岁重度残疾的孙子,他们虽然享受着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生活保障无忧,但生活状态令人担忧。我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300元给那位奶奶,这些钱帮不上多大忙,但我的内心能有些许释怀。”马婧动容地说。

平凡人奉献不平凡的力量。作为志愿者中的年轻力量,哪里路远、哪里险恶,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村干部仙么乃说:“没想到这个城里来的小姑娘这么能吃苦,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但脏活累活抢着干,那么大的箱子都能抱起来。面对灾害带来的危险和不确定性,马婧依然勇敢站出来,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她的勇气和韧性确实让我们很感动、很敬佩。”

州科协下沉徐扈家乡仙家村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州科技馆副馆长杨涟波说:“马靖同学的志愿行为,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临夏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她的行为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行列,为临夏的发展增添更多青春与活力。”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25日,我州3906名团干部、61支青年突击队、18个青年社会组织、1100名青年志愿者、近万名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用忠诚和勇气书写了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更用美好的青春在积石山上空奏响了一曲嘹亮的青春凯歌!

--> 2024-02-08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8181.html 1 马婧:青春在抗震救灾一线淬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