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1月27日

“抗震前线110”是我们的好邻居

本报记者 马玉兴 通讯员 姚文全

眼下,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寒风凛冽,一排排整齐的活动板房上空炊烟袅袅。永靖县公安局“抗震前线110”民辅警走进马老汉“新家”时,他正坐在炕上喝三炮台盖碗茶,看见民辅警后,立马起身热情招呼让座:“快进来,这边坐,喝茶。”

“我知道你们是新轮换值守的警察,是来保护我们的,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马老汉高兴地说。

民辅警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马老汉正是马万忠,今年75岁,因患有脑梗,行走不便。按照“抗震前线110”工作要求,负责该片区的第二批轮换民警崔生旭等专门到其家里走访,这让马老汉备受感动。

在地震中,马老汉家的房屋全部坍塌,一家人被转移到大河村临时安置点。在这里,他们得到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生活所需物资不断送到他们手中。

震后一个多月,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数九寒天,每一间板房里,一家人围炉而坐,烹茶煮饭,暖意融融;每一个“抗震前线110”警务室里,警旗飘扬,警灯闪烁,民辅警的身影穿梭在各安置点。

马老汉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太好了,你们看这床、被子、褥子、电热毯都是全新的,屋里亮堂又暖和。”

日前,永靖县公安局完成第二批支援警力轮换,第二批带队负责人孔维荣详细安排“抗震前线110”各项工作和任务,各片区民辅警迅速投入治安巡逻、走访入户、隐患排查、交通疏导等工作中。

“这是四社的社情巡访日志,记录了挨家挨户的任务台账,交给你,熟悉熟悉……重点关注一下马老汉的情况。”崔生旭从第一批民警手中接过记录本后认真翻阅。

“用煤炭生炉子,注意屋里空气流通,特别在晚上一定要提防一氧化碳中毒。”崔生旭叮嘱马老汉一家。

“震后第二天,村上发放救灾物资,我和老伴年龄大了,腿脚不便,民警帮我们搬运物资、搭建帐篷、架火炉……当天就住进帐篷,我一直想请他们来家里坐坐,吃顿饭……”马老汉深有感触地说。

走访中,片区民辅警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问冷暖,了解人员、家庭情况和家人状况,倾听群众心声,登记梳理急难愁盼问题,鼓励他们坚定信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马老汉赞许道:“‘抗震前线110’是我们的好邻居,他们白天黑夜巡逻站岗,调解邻里矛盾,提醒我们注意用火取暖安全,很辛苦。看见你们,心里踏实!”

冬日暖阳下,一间间板房整齐排列,孩童嬉闹、老人闲聊……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 2024-01-27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7572.html 1 “抗震前线110”是我们的好邻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