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茹萍)1月16日,记者从提交州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临夏回族自治州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获悉,2023年,全州上下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和实现“七个方面重大突破”的目标,全力以赴抓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补足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会事业等短板弱项,全州发展呈现经济运行速效兼具、产业基础逐步夯实、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良好局面。全州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亿元、同比增长7.2%,规上工业同比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77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5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8亿元、同比增长5.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
众志成城克时艰,救援安置工作有序推进。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全州上下同各界力量勇敢抗击地震灾情,积极开展救援安置工作,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住了社会大局。第一时间紧急调运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对接社会面捐赠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灾害评估和恢复重建有序衔接。
多措并举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贫底线守牢加固,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保障成果巩固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5%,全州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9%以上。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创建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14个、省级和美乡村10个。搬迁成果巩固提升,协作帮扶持续深化,共完成消费帮扶11亿元。
铆足干劲抓项目,投资拉动引擎加速发力。实施总投资2236亿元的重点项目885个、超计划80个,完成投资5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年领跑全省。项目推进有力有序,谋划争取精准高效,共储备项目2606个、总投资5760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96个、签约资金560.3亿元。
全力以赴优布局,特色优势产业蓄势崛起。农业产业特色发展,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3.6万亩,完成特色种植面积176.9万亩。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商贸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文旅产业优势放大,全州共接待游客3073.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6.6亿元。美食产业打响招牌,落实美食产业发展奖补资金7341万元。
错位发展强县域,县市后发潜力深度激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强县域行动,增强县市承载力,推动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园区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争取省预算及专项债券资金1.13亿元,筹措东西协作济南产业园建设资金4000万元,与济南市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12个、入园企业投资达到2.5亿元。5个省级开发区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亿元、工业增加值14.9亿元。
优化生态强基础,绿色发展底色更加凸显。黄河战略深入实施,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项目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推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完成8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双碳”战略梯次推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美丽临夏建设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全心全意惠民生,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州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输转劳动力58.5万人、创收163.6亿元。教育事业提质培优,实施教育类重点项目119个。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招录医技人员831名,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员8.5万人次。民生实事高效办结,民生底线筑牢加固。
深化改革促开放,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复苏。科技支撑显著增强,20个科技项目获山东省鲁甘科技协作专项,落实资金580万元。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全年新设各类经营主体2.2万户。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改革。开放空间纵深拓展,5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