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林苗苗)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后天获得的克隆性造血相关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
研究发现,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且突变细胞比例越高,冠心病风险越大,尤其是TET2基因的突变最高可增加近300%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轻人中占比更高的小克隆突变也可增加33%的风险。
后天获得的体细胞突变与先天炎症基因遗传风险呈现明显的叠加效应。研究人员进一步结合冠心病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评估了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性突变对冠心病的协同作用,发现先天遗传高风险人群同时携带体细胞突变,冠心病风险将升高120%,而当先天遗传风险较低时,体细胞突变导致的冠心病风险将被完全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