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博文 马玉兴
“乘着省同学会的面包车,从兰州向西南方向,沿着212国道,开行150多公里到临夏回族自治州,接着再往西,顺着正在修筑中的临大公路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是金文浩在1999年发表在《黄埔》杂志文章中的一段话。
1999年,金文浩以《黄埔》杂志社记者的身份,到积石山县采访黄埔十九期学员马世恭。时隔23年,他从中央统战部到积石山县挂职副县长。到任不足4月,一场强震于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突袭积石山县。
见到金文浩时,他正在胡林家乡娄子湾村排查危房,察看受灾群众居住环境。“这个村子整体受灾不算特别严重,但在执行受灾群众应享受政策上不能有偏差,要一视同仁,同样重视。”金文浩边说边带人入户排查。
每到一户受灾群众家中,他都仔细询问灾后安置状况、有无特殊需求等,还叮嘱村干部把地震导致的村道裂缝认真记录,以便今后统一修补。
地震发生后,金文浩很少休息,几乎都在一线工作,应急安置、物资保障、群众引导、重建谋划等工作,他常常到深夜才休息。“灾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我身为中央部委干部,要带头走好第一方阵。”金文浩说,凡事带一次头容易,难的是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灾情是对党员干部的大考,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临近中午,胡林家乡高关村安置点的板房内炊烟升起,炉火正旺,安置点充满了烟火气。
“在这里,喝水、吃饭都没问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好,像亲人一样。”高关村村民马二洒将这句话说了好几遍。现在,许多像马二洒一样的受灾群众都已住进板房,板房内米、面、油充足,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胡林家乡高关村安置点投入使用以来,金文浩像走亲戚一般,看望入住群众。用水用电是否正常?群众有无生活困难?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好及时解决。去得多了,群众也慢慢熟悉了这位来自北京的“亲戚”,请他上炕、给他倒三炮台盖碗茶、与他拉家常。点滴中,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3年12月23日凌晨2时43分,金文浩在高速路口迎接救援车辆时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是“星月相伴,成功有我”。回忆第一次来积石山县,他印象深刻的也是头顶的星光。“第一次来积石山县,半夜车陷在沙地里,大家下来推车时,我一抬头,天上满是星星。”金文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