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4年01月06日

前进村:村美民富产业兴

本报记者 马正兰 通讯员 罗霞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和政县新庄乡前进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农家民居白墙红瓦,老人们悠闲地在广场上晒太阳、拉家常,一幅村庄美、家整洁、人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实施风貌改造以来,我们前进村变化很大,去年还修建了文化广场、三条产业路,修缮了村里的主巷道,改造了河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杨威刚吃过早饭,就和棋友来到新建的广场上,开启美好的一天。

“刚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时,有些村民对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多少不太理解,我们一次次上门沟通,村民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现在,扮靓美丽庭院已经成了村里的新风尚。”村干部曾胜兰说。

过去,前进村以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村民收入不高。近两年来,该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农增收的首要任务和最强保障,积极组建合作社,带领群众建起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养殖,村民人均收入明显提升。

“2023年,我们村流转120亩退耕还林地,种了黑木耳;又流转近200亩土地,两边川地种植中药材黄芪;向所有农户发放鸡苗,每户发放60只;庭院经济方面,又发放菌棒4万株,最好的一户卖木耳收入近5000元。”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张梅告诉记者。

“我们村的山水资源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和政县李萍农兴生态养殖农场负责人李萍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见到李萍时,她正忙着给鸡投喂饲料,圈舍里,成群的土鸡围在她身边。在原本土鸡散养基础上,她借助农业担保贷款政策,注册成立生态养殖农场,规模化养殖乌骨土鸡。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土鸡一年销量达1000多只,土鸡蛋一天能卖出100多个,实现了农林资源优势互补,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如今的前进村,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质朴,在乡村振兴路上奋力“前进”着。

--> 2024-01-06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6619.html 1 前进村:村美民富产业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