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正是流感高发季,不光是生理上的流感,很多大人和孩子反馈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尤其刚刚经历了地震的受灾群众,所处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和心理上的落差,不仅会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也会得“心理流感”,更要注意“心理保暖”。
什么是心理流感?
有时候,我们整个人会变得无精打采,常常觉得生理上困倦乏力,只想睡觉发呆;但同时心理上紧张、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慢慢出现,这就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再加上遭遇地震等突发事件,人的心理会有一段时间的紧张不安,转而变得无所事事,心理上懈怠,不愿意做事,逃避等。
为什么会有心理流感呢?
1.气候变化。冬天气温较低,大家的户外活动量大大减少,有的小朋友甚至整天待在可以取暖的室内,较密闭的环境让我们接受阳光照射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减少。日照少、光线不足,下丘脑的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失调,影响到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困倦、身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等症状。
2.外部压力激增。遇到突发性事件,目睹重大变故,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变化,需要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来接受事实,并且在短时间内,心理上需要不断地重建和更新自我认知,接受事实。加上一年之末的冬季是大家回顾学习生活的总结之际,无论是应对学期末学业的孩子,还是投入年尾工作的家长,往往都容易受到一整年积累的不如意状况的影响,在生活的紧张节奏中,产生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
如何预防“心理流感”,缓解心理压力?
1.获取社会支持是摆脱负面情绪、调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强有力抓手。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多和亲人、朋友交流,和专业心理救助人员沟通,把自己的担忧、害怕、无助等如实告知,寻求更多包容和理解。
2.建议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享受冬日暖阳。
自然光是最好的医生,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生物钟、补充维生素D,还能激发大脑释放“快乐因子”血清素,所以,晒太阳能有效缓解冬季抑郁情绪。而有氧运动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等状态,适当提高运动频率还能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3.冬季要注意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维生素D,少吃甜食。
尤其是小朋友爱吃甜食,要尽量控制糖和淀粉的摄入。甜食只能暂时恢复能量,再一次感到疲惫时,会需要更多的甜食,这样会产生恶性循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黄、豆浆、蘑菇、奶酪、动物肝脏、脱脂牛奶和海产品等,也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及蔬菜和未加工的天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