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31日

靠得住的驻村干部

本报记者 赵好飞 闫改琴

“这是1—5的钥匙,来签个字,钥匙拿好。”

“3—7在不在,叫人帮忙把面粉抬到板房里。”

……

12月28日上午,记者见到积石山县石塬镇刘安村包村干部马和雄时,他正被刘中安置点群众“团团围住”,发放活动板房钥匙和米面等生活物资。这时,一辆运送物资的车辆倒车时,车头被高处的电线挡住,他又麻利地爬上卡车,高高举起电线让车辆顺利通过。

等忙完这一阵,群众散去,记者走近才发现,脸上细小的裂口、眼底的红血丝、干燥起皮的嘴唇,让42岁的马和雄显得格外沧桑。

这是马和雄驻村的第六年,刘安村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地震发生后,他在吹麻滩镇方家村的房子裂缝成了危房。一边是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是刘安村群众的安危,他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两全其美的办法,便决定开车带着家人赶往刘安村。

畅通道路、搬运物资、排查危房、对接协调、入户查看……马和雄每天都忙得像旋转的陀螺,哪里有需要,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这个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他每天都要在各个社来回跑,还要搬物资,那天我看他的微信步数,发现他一天要走4万多步。你看他的身上全是灰,看不出是一个干部,更像是刚从地里劳动回来的农民。”村民何举缘这样评价。

“不给政府添麻烦”是马和雄一直秉持的态度。地震后的几天,帐篷是紧缺物资,他将家人安置在了停放在村委会旁空地的车里。这样住了三天,他感觉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托朋友在临夏市购买了一顶帐篷搭建在老家门口,又把家里的床、炉子等搬出来,让他们娘仨住进去。

“家里吃喝都够用,物资要留给有需要的人,没事的话不要去打扰工作人员。”临走时,他不断叮嘱妻子和孩子。

在马和雄的“战友”刘安村包村组长马辉泽看来,马和雄是个十分靠得住的人。地震发生后,他与大家一起坚守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群众有任何需求都会耐心协调解决。

“我们常年都在基层工作,这又是自己的家乡,出点力不算什么。消防、公安等部门救援人员赶来,两三天就睡几个小时,非常辛苦。全国各地都在给我们捐赠物资,群众也非常团结,有些人把家里的物资拿出来分享给大家,有些开饭馆的自发给大家做饭,有些主动清理路障,这些都让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战胜的!”马和雄说。

--> 2023-12-3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6314.html 1 靠得住的驻村干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