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丽亚 陈金蕊
12月29日,对积石山县石塬镇秦阴村来说是重要的日子。当天,全村符合条件的99户群众全部搬入了板房,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站在秦阴村文化广场,只见一排排板房整齐划一,孩子们在村口的蹦蹦床上玩耍,老人们在空地里下象棋,村民们开着电动三轮车,搬运从家里拿出来的冰箱、电视机和粮食等物资。
2013年,秦阴村村民曹敦林在干农活时被旋耕机弄伤了左腿,落下残疾。2020年,在县残联的帮助下,他免费考取汽车驾驶证,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在附近集市摆摊。地震后,他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开着三轮车帮忙搬运物资。
“我腿脚不方便,没有别的能力,只能开着小三轮车运送物资,帮乡亲们拉些东西。”曹敦林说。
曹敦林家有五口人,一大早,他的母亲安英莲就开始张罗一家人的早饭,洋芋菜、白菜粉条炒豆腐就着馍馍,一顿可口的早餐就下肚了。
“我们已经搬进板房4天了,这些锅碗瓢盆、蔬菜,都是村上发的,连牙膏、毛巾、擦脸油都有,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就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想得这么周全,党比亲人更亲啊。”说到这里,安英莲几度哽咽。
当天,经过村上统一鉴定和协调,由消防队员带队,到没有安全隐患的群众家中,把能用的家用电器、家具和粮油等都运了出来。
“太感谢了,消防战士不仅在震后帮我们救人,现在又帮我们抢运东西。我们村上也成立了村民自救队,青壮年都跟着消防队员一起干活。咱们得自立起来,不能一直给政府添麻烦。”村民曹学平说。
在安置点板房内,77岁的老奶奶薛贵英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的电视机已经拉到板房里了,她和老伴曹兴武正在看新闻。看到新闻里播放的关于灾后重建的消息,两位老人感慨不已。“共产党的好处说不完啊!如果没有共产党,在这数九寒天,我们会被冻死的。”说话间,薛贵英唱起了《社会主义好》。
“千言万语,都在心里,说不出来,就只有两个字‘感动’。”这是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孃孃,你伸出手来,我给你个东西。”四岁的小姑娘曹怀燕蹦蹦跳跳跑到记者跟前,冻得有些红紫的手从兜里掏出了几颗野松子。
“孃孃,我们给你们跳个《科目三》吧,我们要在元旦的时候给大家表演呢。”曹怀燕说。原来,村上的干部们告诉小朋友,元旦的时候要开联欢会,让大家都准备节目,到时候会有奖品发放,小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都在抓紧练习。
“如今我们住进了板房,里面很温暖,有电、有网、有物资,我们相信党、相信政府,未来,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曹敦林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