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冷,室内外温差加大,人们开窗通风的次数也随之减少,加上部分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也在冬季进入高发期,尤其是地震发生后,灾区人员居住密集,接触频繁,容易造成病毒和细菌传播,公众更应该注意做好预防。
一、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类慢性感染性全身疾病,可累及肺脏、胸膜以及肺外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80%-90%,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重要传染源,除少数可急性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结核病患者早期诊断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多可临床痊愈。
二、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包括有全身的症状和呼吸系统的症状,症状常见有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下降、消瘦、原因不明的月经不调、闭经,甚至是不孕不育等,发热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多数是在午后、下午或者是傍晚的时候开始出现发热,第二天晨起的时候降至正常。呼吸系统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尤其是咳嗽、咳痰大于两周,这是结核最为常见的可疑症状。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经呼吸道飞沫或密闭环境经气溶胶传播,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也可在密闭环境中远距离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属于较为罕见的传播途径,如饮用未经消毒的污染结核杆菌的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引起母婴间传播,以及经皮肤伤口感染等。
四、如何预防结核病?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5.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共同用餐、密切接触。
6.有症状,早就医。如果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血痰)时,立即去指定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检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