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28日

地震灾害后要谨防人畜共患病

遭受地震灾害后,不少禽畜因灾死亡,由于死亡禽畜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果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会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流行。

地震过后要小心布病的预防

此次地震的震中区域,居民多以养殖牛、羊为主。地震过后又来不及对圈舍进行消毒打扫,加之近日气温较低,家养的羊、牛等动物容易感冒,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和犬等。人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包括:

1.直接接触传播: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畜或其分泌物,或者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和加工皮毛、肉制品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导致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布鲁氏菌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牧区的牧民、兽医、饲养员、屠宰工人以及皮毛加工工人等。

2.消化道传播: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水或食生奶及未熟肉、内脏可导致感染。

3.呼吸道传播:环境受传染病细菌污染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人患布病的症状

人感染布氏菌后,一般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

1.感染后症状多样且非特异,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患者可出现各关节疼痛、神经痛和肌肉酸痛。会出现包括发热、乏力、萎靡、厌食、消瘦等症状并反复发作。

2.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容易出现疲乏且普遍精神不振。

震后预防布病应如何做?

1.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规范屠宰。

2.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牲畜流产物和死胎,牲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要不喝生奶,不吃生肉,因为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肉要煮熟后再食用。

4.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关节酸疼等症状,及时寻求安置点医疗救助,主动报告牲畜接触史,以免耽误治疗。

震后如何做好人畜共患病的预防

1.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2.要管好家禽家畜,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鸡粪等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

3.管理好厕所粪便,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

4.尽量减少人与禽、畜、鼠、虫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5.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更要小心防止从禽畜身上感染病毒或细菌。

--> 2023-12-28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6217.html 1 地震灾害后要谨防人畜共患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