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淑娴 通讯员 卡波
12月18日23时59分,我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人民银行临夏州分行迅速组织全州各金融机构开展灾情排查,及时调配应急服务车,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优先办理救灾资金汇划服务,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及金融服务工作。
党委靠前指挥 跑出金融“速度”
地震发生后,临夏州分行连夜紧急摸排各机构人员、灾情及应急处置情况,分行两名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查看县支行、金融机构人员安全情况,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及金融服务工作。成立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就开辟救灾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全力确保电话通讯、机房供电、支付国库等业务系统畅通做出部署。积石山县支行积极组织开展抗震救灾自救避险,确保全体职工人身安全。
综合研判灾情形势,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启动货币信贷、支付清算、国库资金汇划、现金供应等业务条线的应急机制,实施震区机构运行及灾情受损报送机制。启用4G无线灾备系统,确保网络和业务系统全时段正常运作,全力保障受灾地区金融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 凸显金融“力度”
开通国库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强与财政部门联系,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准确拨付到位。截至12月26日18时,已办理甘肃省分库调拨地震救灾补助资金3.07亿元、兄弟市州援助资金500万元。加强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监测,开辟灾后资金清算、赈灾资金专户开立快速通道,确保社会救灾资金汇划畅通。截至12月26日18时,向各金融机构调拨现金1.7582亿元,全力做好现金保供,向积石山县调拨小面额现金780万元,有力保障灾区群众用现需求。
督促指导金融机构扛起抗震救灾政治责任,借助ATM、“背包银行”等支付设施,最大限度满足抗震救灾及灾区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截至目前,积石山县9个受地震影响停业的银行机构网点全部恢复营业,其中2个就近网点办理业务,3个通过搭建“帐篷银行”、流动服务车恢复营业。各银行通过开设抗震救灾服务窗口“绿色通道”,为灾区群众提供资金拨付、紧急挂失、密码重置、现金支取等便民金融服务。
主动谋划作为 展现金融“效度”
牵头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抗震救灾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结合实际细化措施,就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保障现金供应及国库支付渠道畅通、提供高效便捷征信服务、强化保险保障、维护金融稳定等15个方面作出安排,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灾区予以信贷资源及政策倾斜,提前做好信贷客户受灾情况及抗震救灾资金需求摸排,合法合规用好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帮助灾区企业和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截至12月26日,积石山县金融机构向灾区发放贷款107笔2237万元,其中工行、建行、甘行、积石山县联社发放“抗震救灾应急贷”“灾后振兴贷”“抗震救灾小微快贷”49笔951万元。
关怀灾区一线 传递金融“温度”
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临夏州分行组织人员及时看望慰问灾区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对受灾职工进行心理辅导,把关心和温暖送到受灾一线。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干部职工爱心捐款,无偿献血。截至25日,机关干部职工、退休职工捐款17260元。6名干部献血1400ml。筹备帐篷、应急食品、取暖设备等应急物资,全力驰援灾区。组建抗震救灾央行青年志愿服务队,44名机关青年分批次驰援灾区,开展救灾物资清点、分配及信息登记等工作,在抗震救灾中贡献基层央行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