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怀斌 麻红梅 通讯员 罗进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东乡县兰永临高速公路项目11标项目部警报响起,所有员工迅速撤离至开阔地带。
在确保全体职工安全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发出战前动员:“今天,临夏发生地震,项目部正在向上级部门请求任务。临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各位一定要以最大的力量援助灾区。”
中铁二十五局甘肃地区项目部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联系,请求安排抗震救灾工作任务。
12月19日上午8时许,等来了上级的指令。项目部立即派出一支救援队,由身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抢险经验的20名队员组成。他们带着随车吊、平板拖车、挖掘机及20吨柴油等救援设备和物资,从东乡县奔赴积石山县。
11时,中铁二十五局与中国铁建公司等相关单位在积石山县汇合。在简单的分工部署后,救援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
震后救灾勇当先,危难之中显身手。救援人员配合密切,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后疏通大河家、柳沟等乡镇的7条进村通道,累计清除障碍3000余方,消除了道路及房屋坍塌等安全隐患。
仅仅过了4个小时,二十五局救援队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然而救援队丝毫没有松懈,又请求新的工作任务。15时,该局接到临夏州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通知:下一步开始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经过充分考虑,救援队认为石塬镇沈家坪村比较偏远,那里救援力量薄弱,就请求到沈家坪村救援。一到沈家坪村,救援队员立即与村上的救援力量对接,发现该村地处高高的山梁上,群众住在帐篷里根本抵御不了寒冷。长期在野外工作的队员们知道,必须要搭建活动板房才能帮助群众渡过严寒这道难关。
这时,指挥部要求,一定要把群众安置到活动板房中。这与救援队的想法一致。于是,该局上下立即行动,一面在沈家坪整地,一面又增加9名抢险队员,购置20套活动板房,调集19台平板车和1台25吨吊车,向沈家坪村临时安置点集结。
工作刻不容缓,整个救援现场井然有序。12月21日18时,场地平整和活动板房搭建顺利完成。
12月22日,第一批19座活动板房建成后,沈家坪社的19户77人先行入住“新居”。灾区群众住进温暖、干净、舒适的板房里,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向中铁二十五局发出感谢信,表达了心中的感谢:“灾后第二天,我们没想到住活动板房时,你们就筹集19间集装箱房驰援我村,温暖让我们的不安逐渐平复,看到安置房墙上‘中铁二十五局捐赠’的红色大字,我们感到格外亲切……”
“感谢信是受灾群众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鞭策,今后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收到感谢信后,该局负责人说。
在接下来的救援工作中,中铁二十五局又调集了挖掘机6台、装载机4台、自卸车6台、机动车2辆、发电机2台、随车吊1台、平板车1台,增调人员50名,组成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全面加强抗震救援力量。
12月27日下午,记者在沈家坪村看到,全村设置了沈家坪1号、沈家坪2号、麻欧洼和曹家4个安置点,共搭建活动板房200个,全村200户896名受灾群众全部搬进了活动板房。
干净整洁的活动板房,摆放整齐的蔬菜、煤炭等生活物资及垃圾箱等工具,还有时刻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中铁二十五局干部……这一切,让人感觉这里就是灾区群众温暖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