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27日

箱式板房里的第一顿饭

本报记者 赵淑娴 李嘉辉

12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积石山县柳沟乡尕集村一社安置点看到,箱式板房已搭建完毕,电力工作人员正加紧接电,解放军战士有序帮助群众从帐篷搬进箱式板房……

走进已入住群众马国志家的箱式板房,火炉烧得正旺,房间里暖暖的,马国志和母亲马阿伊舍、孙子马梓轩坐在床上,吃着爱心企业送来的糖酥馍和馓子、喝着茶。火炉前,从宁夏赶回来的马国志女儿马培花正在炒洋芋菜,这是马国志一家搬进箱式板房的第一顿饭。

全社群众安全撤离

“地震那天晚上,我邀请村里几个亲戚来家里聚会吃饭,大家散得迟,等我躺下休息时到半夜了。突然感觉屋子摇晃得厉害,房顶不时有东西掉下来,一下子反应过来是地震了,一家人赶紧互相帮衬着跑出了屋,因为家里有老人,隔壁邻居也跑来帮助我们。”马国志向记者诉说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地震那晚,尕集村一社36户群众相互帮助,一起撤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人受伤。

村里连夜在空地上支起2个帐篷,让孩子们待在里面,几个高龄老人被安置到村民车上,青壮年围在一起生火取暖。

那一夜,邻里互相帮助,全社群众安全撤离。

女儿女婿赶回家乡

“爸爸,妈妈,积石山地震了,你们都好吗?我快吓死了。”

“好着呢,一家人都安全撤出来了,村里人都好。”

地震发生时,远在宁夏生活的马培花,收到手机地震预警,很快在网上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她第一时间联系家人,打了好多个电话才联系上。

12月24日,马培华夫妇把孩子安顿好后,坐车赶回家乡。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很多救援物资车,很感动,家乡受灾,全国人民支援。听父母说地震后,国家领导干部来了,解放军来了,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都来了……”马培华激动地说。

搬进“新家”起灶做饭

24日下午,马国志一家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从帐篷搬进箱式板房,房间里是社会各界送来的物资,炉子、煤炭、棉被、面、油、鸡蛋、药……马国志一家终于被安顿了下来。

马培花在火炉旁起灶炒洋芋片,洋芋片是家人平日最爱吃的一道菜。做熟后,她端到炕桌上,大家吃得格外香。

“这几天,我们在安置点每顿都能吃上解放军、爱心企业做的拉面、米饭,现在我们搬进了‘新家’,米、面、油、菜都有。如今,女儿女婿赶回来,我们一家人团圆了,现在要开始自己做饭吃,再不能麻烦政府。”马国志说,住在温暖的临时安置房里,吃着一碗洋芋菜,一家人恢复正常生活、重建家园的信心更足了。

--> 2023-12-27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6160.html 1 箱式板房里的第一顿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