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24日

38号帐篷里的“高考志愿”

本报记者 陈礼娟

12月22日,震后第4天,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寺门广场安置点上,120多顶帐篷整齐排开,受灾群众在“新”家里进进出出,有序生活。

上午9时左右,大河家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朝真,教师马玉林和马学明等人开始忙碌起来,组织全县高中学生一同上安全、心理、思政三个主题的线上直播课,在这个安置点上,大河家中学的高中学生就有16名。

在这次地震中,原本美丽干净的校园——大河家中学同样没有躲过地震的袭击。教学楼、宿舍楼的墙皮、瓷砖甚至天花板吊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万幸的是,全校2100余名学生、190余名教师全都安全,没有出现1例伤亡。”马朝真说。

为了让学生们专心上好灾后“第一课”,他们把“课堂”设在了安置点最里面的38号帐篷。暖意融融的帐篷,等候学生的到来。

9时20分,16名学生已全部到位,坐在电脑前,翘首以盼。

9时30分,灾后“第一课”正式开始。积石中学校长董洪海讲授《震后中小学生心理调适》,讲解了地震避险和震后心理调适知识。随后,民族中学校长绽瑞讲授《山河有恙 大爱同行——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纪实和启示》,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感受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同学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同学们没有交头接耳,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听了今天的课,我们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也抚平了地震对我们造成的心理阴影。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我已经做好了全面复课的准备。”学生苏蕊说。

当记者问:“有没有想过高考后想填什么志愿?”苏蕊腼腆地说:“以前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经历了地震,又听了今天的课,更加坚定了我当老师的决心。”

听完苏蕊的回答,38号帐篷里的学生纷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都跟苏蕊一样,对于高考后志愿怎么填报,心里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上完了上午的课程,同学们收到了学校的通知,“可以到学校门口领取书本”,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走出38号帐篷的时候,同学们结伴同行,热烈地讨论着彼此的高考志愿。虽然地震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却也让他们坚定了高考的梦想:“我想当老师”“我想当医生”“我想当兵”……

在他们奋力追梦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倾力护航。据马朝真介绍,现在州县部门、学校正在摸排学生是否具备线上复课条件,没有具备复课条件的,将积极协商解决,绝不落下一人。

--> 2023-12-24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6026.html 1 38号帐篷里的“高考志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