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饮水、食品、住宿环境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做好临时安置点及周围环境卫生保障和个人卫生防护非常重要。受灾地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更应做好个人防护。
1.常规清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是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的关键。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着凉。
2.饮用水安全:地震可能会破坏水管系统,导致水源受到污染。不喝生水,尽量饮用瓶装水,经消毒后的水也应煮沸后饮用。
3.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是防止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护理病人前后、接触动物或动物尸体后、接触垃圾后、处理伤口前后等情况下,均需要洗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并及时擦干。咳嗽或打喷嚏时,请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4.做好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餐具用前用后要清洗干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等。
5.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物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将垃圾分类,垃圾袋要牢固扎实,定期清理,避免废物滋生细菌和吸引害虫,保护好环境卫生。不要在公共水源处大小便。
6.尽量减少接触畜、禽等动物尸体和经地表水浸泡的物品。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视情况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当地震发生后,大家不要过度恐慌,关注卫生防疫部门发布的公共卫生指引和建议,遵循专业指导,加强卫生习惯,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州融媒体中心 州疾控中心 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