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22日

厨娘罗燕:来了积石山的人,饿不着肚子

本报记者 马正兰

罗燕没想到,作为一个农家乐的老板,有一天成了真“厨娘”。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临夏市餐饮企业折桥镇穆清庄园老板罗燕和其他人一样,惊慌失措过后第一时间关注灾区情况。当罗燕从手机中看到灾区村民在空地升起火堆取暖时,她深知夜间的寒冷和饥饿让人愈发渴望一口热水、一顿热饭。于是,临夏市餐饮企业、农家乐自发组织,大家决定先把灾区群众吃饭的事解决了。安顿好家里后,罗燕和她的“团队”带上准备好的肉类、蔬菜、馍馍及其它食材和煤气罐赶往积石山县。

拉着食材的三辆车第一站来到了刘集乡肖家村,在这里罗燕和她的“团队”变身厨娘,她从“掌柜”变身“掌勺”,在此开启了“新的事业”,受灾群众专属“小饭桌”上线了!

救援队伍陆续到来后,伙食团获得了“编制”,成为当地群众和救援人员领饭的一个临时“救助点”。得知这一讯息的穆青庄园老顾客们,纷纷向她微信捐款用于购买原材料,50元、100元、200元、500元……大家都希望尽绵薄之力,将自己的心意送往灾区一线。

得知刘集乡阳洼村受灾群众吃饭困难,救援队伍进入重灾区都会在这里歇脚,20日,她们第二站转移到了这里。煮鸡、炒肉、烩菜的香味随风飘散,闻着味道大伙纷纷过来领餐。

“凡是来我这里领餐的人,就没有饿着肚子走的,这时候还敢进来的,都是来帮忙的人。”罗燕说。

救援队走得早、回得晚,从早餐到晚餐,厨娘们每顿要做几百人的饭,每时每刻都要出餐,“上班”时间不固定,是个“持久战”。几天下来,罗燕成了公认的“拼命三娘”。

“地震后第一时间在手机新闻和微信朋友圈看到自己的同胞冷暖都没有着落,真的很心疼,我们挣钱不就是为了幸福嘛,兄弟姐妹们处于危难中,幸福又从何而来。”正在做饭的罗燕嘴里一直说没事,眼里却噙着泪花,“人还在就好,人还在就好了……”

“这两天给受灾群众做爱心餐,感触很多,看着这些孩子们心都碎了,四五十岁的大男人在我面前放声大哭,我也会流泪,想做的很多,但能力有限,帮不了所有人,只有尽我所能给他们提供一口热饭。”罗燕说。

正是因为有了像罗燕一样的人,去积石山县的支援者和受灾群众没有饿肚子。

在冷冽的寒风里,恢复通电的积石山县彻夜明亮,灯光照亮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忙碌的背影,还有所有支援者的深情厚谊。

--> 2023-12-22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5899.html 1 厨娘罗燕:来了积石山的人,饿不着肚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