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淑娴
从水清岸绿的黄河岸边,到出门见景的凤凰公园;从环境优美的宜居县城,到风景如画的和美乡村……如今的东乡县,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皆是“生态绿”,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转化为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东乡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按照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保护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刚性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改、环境风险隐患有效防范。
坚定生态保护决心
推进环保督察整改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硬仗。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背后,凝聚着全县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完善制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东乡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通过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相关方案文件和责任制度,督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相关活动日,通过现场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极大地调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环保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方面,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31项问题和省级第一轮环保督察反馈的16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省级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的24项问题中,已完成20项,完成率83.3%。2021年省级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中披露问题,涉及该县3项,2项已整改完成,剩余1项正在有序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全县上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用一系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东乡大地落地生根。
深化治水治气治土
确保天蓝水清土净
近日,记者来到该县河滩镇祁杨村段水库边,看到护河员杨光荣在巡河。他告诉记者:“我们祖辈生活在黄河岸边,看到河水清澈干净,很高兴,我一定要当好护河员,保护好母亲河!”
为做好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等工作,县上充分发挥河长智慧河湖监控平台线上监督作用,科学调度县、乡、村三级河湖长智慧巡河,对县域内的4条重点河流、17条沟道沟口,共计安装105处监控设施,建立东乡县河长智慧河湖监控平台,对黄河、大夏河、洮河、巴谢河4条河流及重点沟道实行线上24小时云监控,县域内“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全县河道(沟道)生态环境“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水面无垃圾漂浮、河道堤岸无垃圾堆放、河道通畅且干净整洁目标。截至目前,运用河长智慧河湖监控平台线上巡河64次,县、乡、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12697次,占年度总巡河任务的154.39%。成功申请创建东乡县洮河达板镇15.03千米(达板电站至沙沟门拱北段)为2023年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县上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要求,编制黄河段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对全县黄河流域省上试点的51个排污口建立管理台账,设立入河排口标识牌,对达板镇、唐汪镇、果园镇3家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进行专家评审,目前已对3家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进行批复。
治水只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东乡县还在治气、治土上持续发力,绘好天蓝地净、空气清新的生态画卷。
1月至10月,全县空气质量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25名,空气质量改善率为全省第一。成绩背后,见证了全县上下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该县出台相关规范和政策,将大气治理阶段性任务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分解进一步压实,形成各级各部门参与治理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煤炭市场规范化管理,燃煤锅炉及餐饮油烟整治,2023年度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垃圾秸秆禁烧管理,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机动车尾气防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加油站、汽车维修、露天喷漆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排查和综合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依据省州下达的PM10、PM2.5和优良天数比例三项重点指标和1—11月监测数据,定期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控制目标完成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大气污染防控措施,确保全县空气优良率不下滑。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县上紧盯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县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印发相关方案,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全面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8%以上;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工作,通过“以旧换新”“交旧领新”方式,今年,全县回收废旧农膜1878.6吨,年回收率达86.3%以上;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1%以上;持续加大对固废危废处理工作监管力度,有效防止土壤污染风险。
积极谋划实施项目
提高生态环保水平
近年来,全县突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加快项目库建设,先后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环保工程,配套完善了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人居生活环境。
11月底,记者走进该县巴谢河流域坪庄、那勒寺及赵家段看到,沿河护岸整齐,堤坝面貌焕然一新。修建的调蓄水池和泵站,可改善两岸农田灌溉条件,沿岸面种植云杉、国槐等苗木。投资9836万元的巴谢河水环境治理及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收尾阶段,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提升巴谢河沿岸水环境质量。
兰州市刘家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东乡段)一期保护工程规范化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导流槽1275米、防撞墙1308米、应急池200立方米及配套收集系统等,有效保护水源地安全。
投资4036.02万元的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已下达中央专项资金1170万元,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计划年内动工建设。
目前,县上正在积极争取东乡县大夏河流域生态缓冲区保护修复项目、东乡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23年项目等一批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让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东乡县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突出绿色引领,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