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2月13日

蓝天碧水织锦绣 秀美广河展新颜

——广河县生态环境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马正兰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长治未来。

登高望远,广通河穿城而过,两岸生态良好,这是绿水青山的秀美广河。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环保审批、加大监管执法、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围绕宜居、宜业、宜旅城市建设目标,近两年来,广河县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生态环保战,创新实施一系列服务举措,天蓝了、山青了、水绿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映照出广河儿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见证齐家故里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切实挺起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脊梁。

打好蓝天保卫战

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蓝天常驻、空气常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两年来,广河县坚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控煤、抑尘、减排、禁烧和群防群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严格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强化燃煤锅炉整治、工业企业管控、煤质管控、扬尘管控、焚烧管控等各项工作,去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7,同比改善9.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4,同比改善1.7%,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州实施该项目以来,广河县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多能互补”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清洁取暖改造,投资8亿元实施集中供暖、农户“煤改电”“煤改气”等项目10项,改造农户1.89万户,其中“煤改气”6655户、“煤改电”1.2万户,县城清洁取暖覆盖率达100%;已完成清洁取暖到户项目7100户、公共场所改造13万平方米、县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6万平方米;东区集中供热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5.6%,天然气管道、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打好碧水保卫战

确保一河碧水出广河

护得青山青,方有碧水长。近年来,广河县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广通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广通河流域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累计投资达6.58亿余元。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洮河五户面山、齐家镇面山、广通河北山一线等栽植各类苗木633万株、行道树169.4公里,完成造林7.7万亩,建设生态护岸11.4公里,提升改造绿化带65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5.45平方公里,生态条件有效改善。

为确保一河碧水出广河,该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现洮河、广通河、巴谢河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全面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不断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县城镇污水管网覆盖面积达7.91平方公里,水质自我净化能力有效提升,地表水国控断面和省控断面水质分别达到Ⅱ类、Ⅲ类水质目标要求;1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考核目标Ⅲ类,实测水质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广通河、洮河、巴谢河水清岸绿、候鸟成群的美景处处可见。

打好净土保卫战

全民参与共建宜居宜业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深深影响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健康水平。近年来,广河县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当前,“环境共享、责任共担、污染共治、生态共建”的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共治共享生态环境意识在每个广河人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治理,以超常力度清理回收废旧地膜,全县废旧地膜回收率达85.7%,白色污染问题治理成效明显,有力提升农村整体面貌。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严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完成“一住两公”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32个,督促13家重点企业开展土壤风险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风险。目前,对全县9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全天候保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均达100%。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县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1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4.7%,全县未发现黑臭水体。土净水洁、乡村美丽、宜居宜业的图景如画卷般清晰呈现。

动真碰硬强监管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广河县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树牢底线思维,严格对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落实乡镇属地、行业监管、企业主体“三方责任”,条块结合、协同协作,强化动态分析、监测预警、定期调度、执法检查等,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进污染防治精细化和生态管控常态化,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良好局面,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照单全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整改,以“过筛子”办法一件一件抓落实。截至目前,2016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1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1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以最坚决的态度抓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第一轮、第二轮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督导单位,做到责任明确、靶向清楚、时限具体,2018年第一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1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22年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8个,剩余9项正在按照时序任务要求稳步推进整改。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严格执法监管。紧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重点企业监管,坚持专项督查检查与日常执法监管一起抓,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2021年以来,开展“双随机”执法监管和生态环境执法,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件,罚款38.88万元,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13件,现已全部办结。

如今,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广河县锚定建设“环境优美、绿水青山的秀美广河”目标,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让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得到同步提升。

--> 2023-12-13 ——广河县生态环境工作综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5424.html 1 蓝天碧水织锦绣 秀美广河展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