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1月30日

一封清华学子的来信

◇张灵娜

各位学弟学妹:

你们好!

我是张灵娜。正值临夏中学百年校庆之际,很高兴以这种方式再次和你们“见面”。从8月23日开学至今,我已在清华生活两个月有余,有不少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8月22日,我离开临夏。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飞机,是飞往距离临夏1600多公里的北京求学。看着外面的土地从土黄色逐渐变成绿色、从沟壑纵横变成广阔的平原,我第一次真切意识到:我走了,离开生活了19年的故土……即将去到一个和我故乡天差地别的地方独自生活。随着飞机降落,我的内心也逐渐从忐忑归于平静。

8月23日下午1:30,我第一次到达清华园。当天校门口挤满了人,我们新生在志愿者引导下进入园区,登上校车。学校大得不可思议,去到清华之前,460公顷在我心中仅仅是一个数字,而缓慢行驶的校车真正让我明确了它的含义。8月的北京树木葱郁,清华园更甚,整条道路被高大的杨树遮盖着,两侧低处种满了花。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远处有学生穿着短裤骑着车飞驰而过。车里的人们都没有出声,安静地等待校园巴士带我们穿过一条又一条街,在一片青春洋溢的氛围中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是公寓前的一条道路,在操场旁边。整条道路上搭满了紫色的小亭子,亭子标注着各个院系,每个学院迎新的学长学姐热情地询问你的专业。在法学院的亭子里,我领取了我的名牌和校园卡,签了名,第一次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我在清华的第一个感想,是永远不要通过外人去了解一件事,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清华园并不是冰冷而没有人情味的,园子里所有的人都对你热情而尊重。严苛的21天军训、20公里拉练、一场又一场的军事理论课,刷新了我人生中无数个第一次。

第二个感想就是,平台决定资源。我曾经问苏老师,普通的211和985有什么区别。来到清华后,第一次知道它们的不同。一所好的学校,资源是远远优于其他的。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各种抽象意义的资源。我在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升旗,还聆听了罗翔老师的讲座,参加了黄渤、魏大勋的电影见面会;在党课跨区实践活动中,前往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而这一切,并不是我个人付出多少,都源于学校资源。或许很多学弟学妹和我一样,觉得985、211、c9并无多大区别,都是媒体定义的“好大学”,可现实是它们之间也是天差地别。我作为曾经的迷茫者可以坦言:你的大学将最大程度干预你的资源与平台,至少在你刚刚进入社会时。希望大家慎重选择大学,能冲则冲,不要就此放弃,为自己再拼一把。

第三个感想是,清北并不是大城市、教育大省的人才能上。在我们学院,没有一人来自北上广。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除去国际交换生,北至长春,东至港澳,西至新疆甘肃,南至江西广西。很多人来自普通家庭,来自和你我一样的地方。但在法学院相遇的那一刻,我们没有区别。我们重新位于同一个起跑线。我的朋友中不乏和我一样的逆袭者,和他们的相处中,我越发觉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实性。如今,经过两个月学习生活,我对这里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感谢高中的自己。在高中我最喜欢听的一首歌是《夏夜灯塔》,里面有一句“等我回应你的回应,等我决定你的决定”,而现在,我就是在回应高三时的自己,而高三的我决定了现在的我。我希望你们能从我身上看到些什么,我也一直陆陆续续对你们在社交平台上的问题有所回应。我之所以从未停止对我生活的分享和对你们疑惑的解答,并不是因为我想去炫耀什么,而是想告诉你们,只要你不要放弃自己,认真去为你自己争取,我们都能够过上我们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曾经都难以想象的、梦寐以求的学习生活。我想告诉你,你的前方不是虚无缥缈、没有希望的。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作为这条路上的一员,是希望你能看到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走得通、走得远。你和我之间的路,我已经走过,也就是说你的前方尚有人在未知中探索,为你们提供经验与教训,你们的前方是已知的。我希望我成为你的探路者,让你走得更安全更快速。为家乡的你们做前锋。我也在远方,等待6月后来见我的第一批人,希望未来的临中,有更多人走上这条路,最好源源不断,最好无穷无尽!最后,祝愿母校100岁生日快乐,百年华诞,再创辉煌!

--> 2023-11-30 ◇张灵娜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4463.html 1 一封清华学子的来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