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1月14日

探寻齐家故里的每一面、每一刻

——州融媒体中心采编业务骨干赴广河县开展新闻调研采访采风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马瑞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金秋十月的广河县旷野绚烂,红叶、白云、绿树、山峦、村庄在秋光下温暖柔和,相映成趣,仿佛得到秋天特别的眷顾。

为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近日,州融媒体中心组织部分采编人员先后到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齐家骨雕工作室、李家河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齐家坪遗址、康家易地搬迁安置区牛羊养殖产业园、正清电商公司、广河牛羊肉品牌运营中心等地开展新闻调研采访采风活动。

甘肃人对于齐家文化并不陌生,自发现以来,有关该文化的来源、去向、年代、分布以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在学术界都曾有过热烈讨论,甚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齐家坪遗址中出土的“中华第一镜”把我国制铜技术实践推到了4000年前的夏代。遗址中出土了玉斧、玉铲、玉琮等玉器,甚至还发现了贝壳制成的饰品。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些文物,正是因为自古以来,临夏就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必经之地,而齐家文化对早期“丝绸之路”的开拓起了奠基者的作用,充当了中转站和桥头堡的角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商贸流通中的影响极其深远。所以说齐家文化故里,就是中华民族商贸流通的起源地,是中国商人走南闯北的出发地。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很少能在这样好的天气,这样美的秋景下,近距离接触到我们经常在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内容,尤其是我们经常在文化版上刊登的齐家文化博物馆“中华第一镜”、齐家玉器等,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古人的智慧。”州融媒体中心报纸编辑马莉莉感慨地说。

走进广河县城关镇李家河村,扑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主题鲜明的文化广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乡土情怀扑面而来。作为广河县接续脱贫攻坚后着力打造的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李家河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农助旅、以旅兴农的和美乡村新路子。

泡一壶沁人心脾的香茗,品几道农家特色美食,秋日的李家河村人来人往。“真没想到能在小村庄里欣赏到这么美的秋景。”州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纷纷赞许。这些赞许,反映了广河县结合县情实际和优势特色,抢抓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果。“我日常的工作都在演播室、话筒前进行,而今天,这些平日里所播的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新时代农村之美、产业之旺、民生之兴,让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有感情地去播送每一条更有温度的新闻。”州融媒体中心广播部播音员戴甲媛说。

康家易地搬迁安置区牛羊养殖产业园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但对于善养殖、爱养殖的群众而言,搬出大山进了城,住上小区楼房虽是好事,可是牛羊去哪儿养成了问题。

2016年,广河县在康家易地搬迁点附近的新庄坪修建了三甲集易地扶贫搬迁牛羊养殖产业园,占地300亩,修建牛羊圈棚360座,引导360户群众发展联户养殖,牛存栏达4600多头,羊存栏达5万多只,带动就业近1000人,实现了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户户搬迁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例证。“一年能出栏五六百只左右,利润有十几万元。产业园里还有兽医,给牛羊提供免费疫苗,给每个棚都安装了摄像头,各方面服务很周到,在这里养羊很方便也很省心,日子比以前幸福多了!”搬迁群众张达吾开心地说。

大家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拍,通过亲眼所见那些曾“跃然纸上”而从未谋面的鲜活人物和真实场景,重新感受“魅力广河”的每一面、每一刻。州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副主任马志涛说:“通过此次实地采访采风活动,我对广河县的文旅融合、牛羊养殖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及和美乡村建设等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变化有了新的认识。优美的风光、悠久的文化……这些都常常隐藏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我们只有勤思考、善思考才能写得巧、写得深、写得好,才能以优秀的新闻作品宣传好幸福美好新临夏。”

--> 2023-11-14 ——州融媒体中心采编业务骨干赴广河县开展新闻调研采访采风活动侧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3502.html 1 探寻齐家故里的每一面、每一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