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姝)今年以来,我州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坚持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组织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一线下沉、人员力量向乡村振兴一线发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以组织建设“塑形”,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健全机制拧紧责任链条。制定完善抓乡促村、协调推进、领导包抓“三项机制”,全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确定党支部联系点2400个,开展联系指导9298次。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创建行动,打造示范村100个。对标落实促进工作规范。截至目前,全州八县市备案管理基层党务工作者2648名,今年动态调整更换63名,开展培训6225人次,发展党员1284名,其中农村党员673名。
坚持以健全机制“凝心”,汇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创新“三项载体”,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构建“1+4”机制,提升网格治理效能。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研究制定“党群零距离”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1+N”工作机制,全州共划分网格2468个,设立网格党支部974个、党小组1599个,配备网格工作人员23111名。运用“六单联办”打通民呼我应堵点,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核单、村下单、乡镇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将群众诉求分类明确办结时限,规范高效协调解决。截至目前,累计办理群众诉求事项2万多件。
坚持以多元融合“赋能”,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组织带动调结构,在产业发展聚集区、特色产业试种区、精深产品加工区和东西协作示范区建立党组织,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广大农民稳定增收提供组织保障。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让党建有效融入农村发展。截至目前,村党组织书记、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630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453名。